时间: 2025-04-26 18: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5:53
小重山•扶病
作者:彭孙遹 〔清代〕
迟日园亭禊事收。那时扶病送上兰舟。
千丝万绪在心头。方寸地,著得许多愁。
风雨几曾休。怪来人意冷似新秋。
晚天莫倚最高楼。楼下水,一曲断肠流。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园亭的春游活动结束了。那时,我扶着病体,依依不舍地送上兰舟。
心中千丝万缕的情感缠绕着,心里一寸之地,却承载了许多忧愁。
风雨已经多次停歇,令人感到人心冷淡如同新秋的气息。
晚天时分,别再倚靠在最高的楼台,楼下的水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一曲断肠的悲伤。
“禊事”缘起于古代春天的祭祀活动,常与诗歌中的春游、春景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作者介绍:彭孙遹(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少华,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彭孙遹因病而游园的情境中,表达了他对病痛的感受以及对春日美景的留恋,蕴含了深厚的忧伤与思索。
《小重山•扶病》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迟日园亭禊事收”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诗人参与的春游活动是对生机和活力的向往,然而接下来的“那时扶病送上兰舟”则将这种生机与诗人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千丝万绪在心头”描绘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而“方寸地,著得许多愁”则通过细腻的比喻,表达了他心中愁绪的沉重。
接下来的“风雨几曾休”传达出诗人对生活苦难的感慨,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同时“怪来人意冷似新秋”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渐行渐远,令人感到惆怅。
最后两句“晚天莫倚最高楼,楼下水,一曲断肠流”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告诫自己不要再依赖于外在的美好,而应直面内心的悲伤。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美景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迟日园亭禊事收”中的“禊事”指的是什么?
A. 赏花活动
B. 祭祀活动
C. 读书活动
D. 游泳活动
“千丝万绪在心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复杂的忧愁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晚天莫倚最高楼”的意思是?
A. 继续享受美景
B. 不要沉迷于外在的事物
C. 要攀登更高的地方
D. 依靠他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