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40
戈郎佩刀如白雪,剸割多年无缺折。
佩之绣带双红绦,小尾春鹇光皎洁。
今朝忽下清冷水,锦石秋沙平若砥。
霍霍微闻咽水声,苍云已向波间起。
风胡不可逢,薛烛多蒙蒙。
金塘浮动红芙蓉,谁知为剑为蛟龙。
断发吹毛千古技,殷血牛蹄何足计。
腕下应无细碎仇,眼中只识春坊字。
天风忽闻耶溪铜,鼓韝跃冶非神工。
鬼母夜泣孤生蓬,丰城之气如长虹。
刀兮刀兮秉姿虽小龙性在,终恐高飞倚天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佩刀的侠士,他的刀光如同白雪般洁白,经过多年的磨练,依然锋利无比。刀挂在绣带上,配以红色的绦带,宛如小尾春鹇般的光彩夺目。今天忽然下起了清冷的雨水,锦石与秋沙平如砥石。耳边隐约听到水声,苍白的云彩已经在波浪之间升起。风不应轻易相逢,隐约的烛光蒙蒙。在金色的塘边,红色的芙蓉在浮动,谁知这既是剑又是蛟龙。断发和吹毛的技艺历经千古,而鲜血与牛蹄又算得了什么?手腕下应无细小的仇恨,眼中只认得春坊的字迹。天风忽然传来耶溪的铜声,鼓声和跃动的冶炼非凡技艺。鬼母在夜里孤独地哭泣,丰城的气息如同长虹般绵延。刀啊刀啊,虽小却有龙的气质,终究怕在高空中飞翔,倚靠天外。
黄辂,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武器、侠义精神的崇尚。黄辂在清代的文人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受到赞誉。
《戈郎佩刀歌》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武侠文化逐渐流行。诗中通过对佩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侠士精神的向往,以及对武器的崇拜与感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武力的重视。
《戈郎佩刀歌》是一首描绘武器与侠义精神的古诗。全诗从佩刀的外形入手,逐渐展开对侠士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傲又不失优雅的气质。诗中“戈郎佩刀如白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刀的洁白与锋利,既是对武器的赞美,也是对侠士的崇敬。接下来,诗人通过“今朝忽下清冷水,锦石秋沙平若砥”,将自然景物与武器的象征性结合,反映出外界环境的清冷与内心的孤独。
诗中多次运用比喻与象征,如“金塘浮动红芙蓉,谁知为剑为蛟龙”,不仅展示了佩刀的美丽与威严,也暗示了侠士的复杂身份与内心世界。诗的最后几句则充满哲理,表达了武器虽小,但其内在的力量与气质却不可小觑,最终强调了侠士的孤独与伟大。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武器的美,更深挖了侠士的内心,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哲理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侠士精神的敬仰,对武器的赞美,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复杂情感。诗人在赞美武器的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侠士的高尚与伟大。
戈郎佩刀的形象比喻了什么?
A. 美丽
B. 力量
C. 坚韧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春鹇”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美丽
C. 力量
D. 孤独
“断发吹毛”的意思是?
A. 头发很长
B. 技艺高超
C. 生活艰难
D. 与人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