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3:02
陆游的《和范待制秋兴三首 其二》
睡脸馀痕印枕纹,
秋衾微润覆炉熏。
井桐摇落先霜尽,
衣杵凄凉带月闻。
佛屋纱灯明小像,
经奁鱼蠹蚀真文。
身如病骥惟思卧,
谁许能空万马群。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清晨,刚醒时的沉思和感慨。睡觉时脸上留下了枕头的印迹,秋天的被褥微微潮湿,似乎透着炉火的温暖。井边的桐树叶子在微风中摇落,早霜已经融化。衣杵发出凄凉的声音,伴随着月光的照耀。佛堂里纱灯明亮,映照着小佛像;窗台上,鱼虫在啃食着经文。身如病骥,只想安静地卧着,谁能保证我不会被万马奔腾的群体所抛弃呢?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致力于实现复国理想,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豪放、沉郁,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时,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际,诗人常感到无能为力,忧愁的情绪贯穿全诗,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个人理想的无奈。
陆游的这首《和范待制秋兴三首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象,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沉思。诗中通过“睡脸馀痕印枕纹”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沉静的氛围。秋天的被褥带着微微的湿气,似乎在传递着一种恬淡却又略显寒意的情感。接着,井边桐树的摇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衣杵凄凉带月闻”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这种孤寂的感觉。
在佛屋里,灯光照耀着小像,鱼虫在啃食经文,这不仅映射了世事的无常,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化和信仰的思考。最后一句“谁许能空万马群”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自省,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意象,传达出一种伤感而又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理想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意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理想无奈、内心孤独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敏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传达了沉重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陆游
C. 白居易
D. 李白
“身如病骥惟思卧”中的“病骥”指的是?
A. 健康的马
B. 疲惫的马
C. 雄壮的马
D. 美丽的马
诗中描绘的意象主要有哪些?
A. 春天的花
B. 秋天的景象
C. 冬天的雪
D. 夏天的阳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