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中同周臣内翰赋二首 其一

《雪中同周臣内翰赋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8-14 04:42:18

诗句

天上端花散不收,温温叶气浃皇州。

横溪月澹梅宜腊,平野风閒麦有秋。

清兴雅高东武会,孤吟谁似灞陵游。

西山玉立三千丈,好句都输赵倚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4 04:42:18

原文展示:

天上端花散不收,温温叶气浃皇州。
横溪月澹梅宜腊,平野风閒麦有秋。
清兴雅高东武会,孤吟谁似灞陵游。
西山玉立三千丈,好句都输赵倚楼。

白话文翻译:

天上那绽放的花儿散落不收,温暖的气息浸润着皇城。
横溪边月色朦胧,梅花适合腊月的清寒;
平原上风轻柔,麦田中却透出秋意。
清兴雅集气氛高雅,孤独吟唱,谁能比得上灞陵的游子?
西山巍峨高耸三千丈,优美的诗句都输给了赵倚楼。

注释:

  1. 端花:指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景象。
  2. 温温叶气:温暖的气息,给人以舒适感。
  3. 横溪月澹:横溪的月光清淡,描绘了冬季的宁静。
  4. 清兴雅高:指清代的文人雅集,氛围高雅。
  5. 灞陵游:指在灞陵游玩的诗人。

典故解析:

  • 灞陵游:灞陵是古代文人聚集之地,常被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风雅活动。
  • 赵倚楼:指的是赵氏家族的文人,赵倚楼象征着才华横溢的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仲元,金朝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哲理思考,具有深刻的意蕴。

创作背景:在金朝时期,文人墨客常聚集吟唱,王仲元写此诗或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气氛和他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又优雅的气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和文人雅集的思考。开头两句“天上端花散不收,温温叶气浃皇州”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花朵的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温暖的气息则带来了生机。接下来“横溪月澹梅宜腊”,将冬天的宁静和梅花的清香结合,展现了冬日的独特美感。随后,诗人提到“平野风閒麦有秋”,通过对比展现了季节的交替,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文人雅集的情景,清兴雅高,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思考。他在这里反问谁能与灞陵的游子相比,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向往与羡慕。最后一句“西山玉立三千丈,好句都输赵倚楼”则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西山的伟岸与赵倚楼的才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文学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自然之美,运用“花散不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第二联通过“月澹梅宜腊”展现冬景,情感细腻而清新。
    • 第三联“孤吟谁似灞陵游”表达了诗人对雅集的向往,流露出孤独之感。
    • 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抒发了对文学的追求与对他人才能的赞叹。
  • 修辞手法

    • 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横溪月澹”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静谧感。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天上端花: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美好。
  • 横溪月澹: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
  • 西山玉立:象征高大、巍峨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横溪月澹”中的“澹”字意思是: A. 深厚 B. 清淡 C. 明亮

  2. “好句都输赵倚楼”中,赵倚楼象征: A. 自然美 B. 文人才华 C. 孤独

答案: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仲元与李白在描绘自然景色时的不同风格,王仲元更显细腻,李白则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和辛稼轩 沁园春 垆头送潘镜如归新昌 沁园春 题孔释抱送图。贺大司农梁公两举丈夫子 沁园春·快阁春边 沁园春 沁园春 丁酉 沁园春 沁园春 其十五 题孙赤厓携孙小像 沁园春•题影,赠吴中友人 沁园春 其二 寿淮东制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罗致 快板儿书 皮字旁的字 即刑 户字头的字 战天斗地 艮字旁的字 有首有尾 巾字旁的字 岳伯 稍工 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崇山峻岭 一丘之貉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