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中同周臣内翰赋二首 其二 雪

《雪中同周臣内翰赋二首 其二 雪》

时间: 2025-04-29 12:32:56

诗句

初稀时拂拂,稍密自纷纷。

老树晓迷月,瘦峰寒帖云。

色从空际得,声向静中闻。

客枕清无梦,哦诗彻夜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32:56

原文展示:

初稀时拂拂,稍密自纷纷。
老树晓迷月,瘦峰寒帖云。
色从空际得,声向静中闻。
客枕清无梦,哦诗彻夜分。

白话文翻译:

初时雪花稀疏轻盈,随后渐渐密集纷飞。
老树在清晨迷失于月光中,瘦削的山峰在寒气中贴近云端。
雪的颜色从空中得来,声响在静谧中传来。
我在异乡的枕头上安静无梦,吟诵诗句直到夜深。

注释:

  • 拂拂:形容雪花轻轻飘落的样子。
  • 纷纷:雪花密集飘落的状态。
  • 晓迷月:清晨的月光被树影迷住。
  • 瘦峰:指山峰的形态,显得瘦削。
  • 寒帖云:寒冷的气候使山峰仿佛贴近云彩。
  • 色从空际得:雪的颜色来自于空中的光影。
  • 声向静中闻:雪落时的声音在宁静中被听见。
  • 客枕清无梦:客居他乡,枕边安静无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雪景和清晨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仲元,金朝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体现出清丽而细腻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冬季,诗人在寒冷的夜中,感受到外界的雪景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雪中同周臣内翰赋二首 其二 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诗人在初雪中的感受,与周臣的内心对话,表现了一种清冷而又孤独的情感。诗的开头“初稀时拂拂,稍密自纷纷”,通过对雪的细致描写,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轻柔的雪花轻轻落下的声音与氛围。老树和瘦峰的描写则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寒冷,形成了一种超然的意境。整个诗篇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情感在冬雪的衬托下愈发显得深邃、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稀时拂拂”:描绘初雪时的轻盈状态,给人以柔和之感。
    • “稍密自纷纷”:雪花逐渐变得密集,表现出冬日的寒冷与宁静。
    • “老树晓迷月”:老树在晨光下的迷离,与朦胧的月光形成对比。
    • “瘦峰寒帖云”:山峰在寒冷中显得瘦削,仿佛贴近云彩,传达出一种孤寂之感。
    • “色从空际得,声向静中闻”:描写雪的颜色和落下的声音,增强了自然的氛围。
    • “客枕清无梦,哦诗彻夜分”:表达诗人在异乡的孤寂与对诗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老树和瘦峰比作迷失与寒冷,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雪以轻盈与纷纷的状态出现,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在结构上有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纯洁与孤独。
  • 老树:象征着岁月与坚韧。
  • 瘦峰:代表着寒冷与孤寂。
  • 清梦: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初稀时拂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雪花纷飞
    • B. 雪花轻盈
    • C. 春风拂面
    • 答案:B
  2. 诗人在哪个地方感受到宁静?

    • A. 家乡
    • B. 异乡
    • C. 山顶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瘦峰”指的是什么?

    • A. 矮小的树木
    • B. 高耸的山峰
    • C. 冬季的寒风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仲元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在描绘自然,但王仲元更注重细腻的雪景与内心的孤独,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和国家的动荡。

参考资料:

  • 《金朝诗人王仲元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颂古十首 颂古十首 颂古十首 偈二首 偈二首 冶父山居七首 其二 冶父山居七首 其一 祇树庵 古松法友诵经水西园赋赠 答王百谷虎丘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县购 进退失图 殊俗 手字旁的字 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兀兀穷年 鳥字旁的字 拔锅卷席 鱼篓 热力学第零定律 遗簪堕珥 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沉结尾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一子出家,七祖昻天 鸣玉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