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谋以明年下三峡

《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谋以明年下三峡》

时间: 2025-05-02 04:55:52

诗句

诗酒清狂二十年,又摩病眼看西川。

心如老骥常千里,身似春蚕已再眠。

暮雪乌奴停醉帽,秋风白帝放归船。

飘零先是关天命,错被人呼作地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52

原文展示:

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谋以明年下三峡
作者:陆游 〔宋代〕
诗酒清狂二十年,又摩病眼看西川。
心如老骥常千里,身似春蚕已再眠。
暮雪乌奴停醉帽,秋风白帝放归船。
飘零先是关天命,错被人呼作地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陆游,回首自己二十年来的诗酒生活,感慨万千,虽然眼睛因病而模糊,但仍然在西川之地眺望远方。他的心如老马,渴望驰骋千里,而身体却像春蚕一样已然沉睡。暮雪时,酒醉的乌奴停下了帽子,秋风中,白帝船归的时刻如同释放。人生在世,命运飘零,偏偏被人称作神仙。


注释:

  • 诗酒清狂:诗和酒的生活,形容作者的豪放不羁。
  • 摩病眼:指因病而模糊的眼睛。
  • 老骥常千里:老马虽老,依然想要奔腾千里,比喻壮志未酬。
  • 春蚕已再眠:春蚕已休息,象征着青春已逝。
  • 暮雪乌奴:指暮雪时分,乌奴(即马)停下了头上的醉帽。
  • 秋风白帝:白帝指的是白帝城,秋风中归船象征着归途的思念与归属。
  • 飘零先是关天命:命运如同飘零的花瓣,暗示人生的无常。
  • 地仙:被人称为地仙,实际上是对命运的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之志,作品多描绘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风豪放、抒情,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提到的“三峡”,代表着作者对壮丽河山的向往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求,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融合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开篇以“诗酒清狂”引入,展现了诗人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保持的豪情与不羁,表现出他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我肯定。接着提及“又摩病眼看西川”,则暗示了他在岁月中逐渐衰老,眼疾的困扰却未能消磨他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心如老骥常千里,身似春蚕已再眠”,表现出他内心依然充满梦想与追求,但身体却日益虚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暮雪乌奴停醉帽,秋风白帝放归船”,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而最后两句“飘零先是关天命,错被人呼作地仙”,则是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感悟,揭示了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充满了人生态度的哲学思考,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无奈,是一首兼具豪放与细腻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酒清狂二十年:自述在诗酒中度过的年轻岁月,表现出一种放纵与洒脱。
  2. 又摩病眼看西川:虽然眼睛因病模糊,仍然向西方眺望,暗示对未来的期盼。
  3. 心如老骥常千里:以老马比喻自己,尽管年老,心中仍有壮志。
  4. 身似春蚕已再眠:身体的虚弱与心中渴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5. 暮雪乌奴停醉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思绪的沉淀。
  6. 秋风白帝放归船:象征着归家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
  7. 飘零先是关天命:感叹命运如同飘零的花瓣,人生无常。
  8. 错被人呼作地仙:对世俗名利的讽刺,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比作老骥,身体比作春蚕,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如“清狂”与“再眠”形成对比。
  • 象征: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与哲思。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理想的坚守和对命运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狂:代表不羁与豪放的生活态度。
  • 西川:象征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 老骥:象征着理想、志向不老。
  • 春蚕:象征着青春的逝去与生命的循环。
  • 暮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淀。
  • 白帝:象征归乡的希望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心如老骥常千里”是指什么? A. 年轻的心态
    B. 壮志未酬
    C. 身体虚弱
    答案:B

  2. 填空题:全诗最后一句提到“错被人呼作__”,表达了对名利的讽刺。 答案:地仙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作均表现出对家国的热爱,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理想与命运的思考,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时事的感慨与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却都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摸鱼儿 摸鱼儿 透风透月两明轩赋新荷 摸鱼儿五首 其四 摸鱼儿 家伯初过兴平有吊贵妃墓词因和之 摸鱼儿 十二月十四日自衡入永 摸鱼儿 辛词烟柳斜阳之句宜其悲也乃尤有甚于彼者复用韵写之 摸鱼儿 久不得林风信,赋此代柬 摸鱼儿 其一 题徐菊农观察珠江载月图,即以录别 摸鱼儿 摸鱼儿 己亥初春过太湖次李秋堂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对开 陈叔宝 居开头的成语 低腰敛手 束装就道 层嶂 包含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凝的词语有哪些 隔墙有耳 玄字旁的字 苦大仇深 臼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败鳞残甲 龙字旁的字 包含梧的成语 打翻身仗 机器脚踏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