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酬赠李炼师见招

《酬赠李炼师见招》

时间: 2025-04-26 21:03:07

诗句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曾犯龙鳞容不死,

欲骑鹤背觅长生。

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

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07

原文展示:

几年司谏直承明,
今日求真礼上清。
曾犯龙鳞容不死,
欲骑鹤背觅长生。
刘纲有妇仙同得,
伯道无儿累更轻。
若许移家相近住,
便驱鸡犬上层城。

白话文翻译:

几年来我担任司谏职务,直承明朝的旨意;今天我向上清仙境求真礼。曾经触犯龙神的鳞片却得以不死,想要骑着仙鹤寻求长生。刘纲有妻子与仙人同得,伯道却没有儿女因此更加轻松。如果可以让我迁居到近处,便可以带着鸡犬一同上楼城。

注释:

  • 司谏:古代官职,负责谏言和劝谏。
  • 上清:道教的一个境界,代表着纯净和高尚的精神。
  • 龙鳞:指龙的鳞片,象征权威和神圣。
  • 骑鹤:道教传说中,骑鹤可求长生不老。
  • 刘纲、伯道: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刘纲与仙人同得,暗指其有福气;伯道无儿,意味着无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白居易的诗作涵盖了政治、民生、爱情等诸多主题,特别擅长叙事诗与歌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李炼师所作,李炼师是一位道士,诗中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诗作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道教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对友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酬赠李炼师见招》是一首富有道教色彩的诗作,展示了白居易对道教理念的理解与追求。开篇的“几年司谏直承明”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回顾,表现出对现实政治的思考与无奈。而“今日求真礼上清”则直接表达了他对道教仙境的向往,渴望追求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中“曾犯龙鳞容不死”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寓意深邃,既说明了诗人对命运的无畏,也反映了对神秘力量的信仰。诗人想要“骑鹤背觅长生”,这一意象生动地体现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且寓意追求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后面几句提及刘纲与伯道,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境遇。其一有妻子而幸福,其二无儿女而轻松,反映出人们对家庭与自由之间的思考和取舍。

最后两句“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愿望。整体而言,本诗通过对比与对仗,表达了白居易对道教哲学的认同与个人追求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年司谏直承明:反映了作者对过去官职的回忆和对权力的反思。
  2. 今日求真礼上清:表达了对道教真理的向往,渴望达到精神的超脱。
  3. 曾犯龙鳞容不死:用夸张手法表现对生命的理解与对神秘力量的信仰。
  4. 欲骑鹤背觅长生:梦幻般的意象,体现了渴望自由与长生的愿望。
  5. 刘纲有妇仙同得:借用历史人物,表达人生状态的对比。
  6. 伯道无儿累更轻:反映对家庭负担与个人自由的思考。
  7. 若许移家相近住:表达希望亲近友人的生活愿望。
  8. 便驱鸡犬上层城:描绘了一种宁静生活的理想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比作寻求长生的理想者。
  • 对仗:整首诗中使用了多对对仗工整的句子,使得诗歌韵律感强,表达更为鲜明。
  • 夸张:如“曾犯龙鳞容不死”,强调对神秘力量的信仰。

主题思想:

本诗体现了白居易对道教文化的认同,表达了追求长生与超脱世俗生活的愿望,反映出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好友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鳞:象征着权威与神秘,反映了对生命的敬畏。
  • :象征长生与自由,体现了理想的追求。
  • 鸡犬:代表家庭的琐碎与温馨,反映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 A. 官场生活
    • B. 道教仙境
    • C. 家庭生活
    • D. 战争生活
  2. “欲骑鹤背觅长生”中“骑鹤”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长生不老
    • C. 富贵
    • D. 旅行
  3. 刘纲和伯道分别代表了什么?

    • A. 不同的官职
    • B. 不同的人生选择
    • C. 不同的诗风
    • D. 不同的时代背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白居易
  • 《长恨歌》 by 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酬赠李炼师见招》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但白居易更侧重于道教哲学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对饮酒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晚秋 虫豸诗。虻(三首)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病醉(戏作吴吟,赠卢十九经济张三十四弘辛丈丘度) 酬乐天武关南见微之题山石榴花诗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酬乐天雨后见忆 酬乐天醉别 书剑 以州宅夸于乐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攘灾 交往 称手 雷氏琴 急扯白脸 龝字旁的字 有声画 文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逸群绝伦 游戏尘寰 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昧地谩天 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实心实意 牛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