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1:40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
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我自己感到能力不足,身居高位却不配享受荣华,内心还有些痴心妄想,害怕白白享受别人的恩惠。
或许希望能够得到君臣的提携,能让妻子孩子免受饥寒之苦。
我性格疏离,本不该长久承受恩宠,命运薄弱,自知做事艰难。
即使得到一点宠光的酬谢,却依旧不满足,还想再去寻找什么官职。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的思考与无奈,隐含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与自我价值的怀疑。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的通俗易懂和情感真挚而闻名。他的作品涉及政治、社会、民生等多个方面,风格多样,尤其以乐府诗著称。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初次辞去中书舍人职务后,表达了他对自身仕途的反思与困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白居易自省的口吻,展现了他在仕途与人际关系之间的挣扎与无奈。诗人以“自惭拙宦”开篇,表明自己对官职的不安和自卑,透过“怕素餐”表达了对白白享受恩惠的愧疚感,显示出他对个人价值和责任感的深刻思考。接着,他提到希望能得到君臣的相助,以便让家人免于饥寒,这不仅反映了他对家庭的关心,也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最后,诗人感慨“命薄元知济事难”,揭示了自己在仕途上的无奈与困境,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艰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个人情感引发对社会、家庭和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仕途的无奈与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关注,体现了他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命运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自惭
C. 满足
D. 忧愁
“自惭拙宦”中的“拙”是什么意思?
A. 聪明
B. 笨拙
C. 清明
D. 优秀
诗人在寻找什么?
A. 财富
B. 官职
C. 朋友
D. 知识
杜甫与白居易同为唐代诗人,但杜甫的作品多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苦难,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家庭责任。两者在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关注点与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