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5:37
哭母大祥
文天祥
前年惠州哭母敛,
去年邳州哭母期。
今年飘泊在何处,
燕山狱里菊花时。
哀哀黄花如昨日,
两度星周俄箭疾。
人间送死一大事,
生儿富贵不得力。
只今谁人守坟墓,
零落瘴乡一堆土。
大儿狼狈勿复道,
下有二儿并二女。
一儿一女亦在燕,
佛庐设供捐金钱。
一儿一女家下祭,
病脱麻衣日晏眠。
夜来好梦归故国,
忽然海上见颜色。
一声鸡泪满床,
化为清血衣裳湿。
当年嫠纬意谓何,
亲曾抚我夜枕戈。
古来全忠不全孝,
世事至此甘滂沱。
夫人开国分齐魏,
生荣死哀送天地。
悠悠国破与家亡,
平生无憾惟此事。
二郎已作门户谋,
江南葬母麦满舟。
不知何日归兄骨,
狐死犹应正首丘。
前年在惠州为母亲的丧事而哭泣,
去年在邳州为母亲的期望而悲伤。
今年我漂泊在何处呢?
燕山的监狱里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
哀哀的黄花仿佛就像昨天,
两次星星周而复始,如箭般飞逝。
在人间送死是一件大事,
即使生儿得富贵也无能为力。
如今谁来守护母亲的坟墓,
在瘴气弥漫的乡土上只是一堆黄土。
大儿狼狈的遭遇不必再提,
还有二儿和二女在一旁。
一儿一女也在燕山,
佛庐里供奉着捐献的金钱。
一儿一女在家中祭祀,
病重脱下麻衣白天沉沉入睡。
昨夜做了个好梦回到故国,
忽然在海上见到了家乡的颜色。
一声鸡鸣泪满床,
化作清血衣裳湿透。
当年我失去母亲的意义何在,
她曾在夜里抚慰我,枕边安详。
古往今来全忠不全孝,
世事至此悲痛滂沱。
夫人开国分齐魏,
生荣死哀送走天地。
悠悠国家破亡与家庭破碎,
我一生无憾唯此事。
二郎已经为门户打算,
江南的母亲已安葬在麦满舟。
不知何日能归兄长的遗骨,
狐狸死去也应归于首丘。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翰,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抗元斗争中积极参与抵抗外敌,最终被俘而死,忠贞不屈的精神使他成为民族英雄。
《哭母大祥》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获后写的,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家国破碎的痛苦,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个人命运的悲剧。
《哭母大祥》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国家沦丧的哀叹,展现了文天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悲剧。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传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开篇的“前年惠州哭母敛,去年邳州哭母期”将时间的流逝与对母亲的思念紧密相连,构成了全诗的情感主线。随着诗的推进,文天祥将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破碎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忠臣的复杂心境。在最后,他以“悠悠国破与家亡,平生无憾惟此事”总结了自己一生的遗憾,表现出深刻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的怀念、对国家破碎的感慨,表达了文天祥对亲情与国家的忠诚,展现了他作为爱国者的悲壮情怀,强调了在国家沦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奈与痛苦。
文天祥在诗中提到的两个地点分别是哪里?
“悠悠国破与家亡”中“国破”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