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1:30
原文展示:
暗云霜雾暗扶桑,半壁东南尽雪霜。
壮气不随天地变,笑骑飞鹤入维扬。
白话文翻译:
天空乌云密布,霜雾弥漫,连扶桑(指日出之地)都显得阴暗。东南半壁尽是雪霜。
我的壮志气概并不随天地的变化而改变,轻松地骑着飞鹤驶入维扬。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字廷亮,号宋瑞,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积极抵抗外敌侵略,被誉为民族英雄。他的诗作多表现忠诚、勇敢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扬州城下赋》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文天祥在敌国入侵的背景下,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不屈的抗争精神。
诗歌鉴赏:
《扬州城下赋》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开头的“暗云霜雾”描绘了阴沉的天气,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正如当时南宋的国势。诗人在此情境下,首先以自然环境反映出内心的焦虑与困惑。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强调了自己的“壮气”,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这种情感的转折,展示了诗人心中坚定的理想与追求。
“笑骑飞鹤入维扬”一句,展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飞鹤不仅象征着自由和高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维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诗人对家国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激励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与无畏精神,展现了其对国家和理想的执着追求。这种豪情与壮志使人倍感振奋,体现了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的崇高情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描写什么来反映内心的困境?
A. 暗云霜雾
B. 飞鹤
C. 雪霜
“壮气不随天地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动摇
C. 坚定
诗中的“维扬”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南京
B. 扬州
C. 北京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文天祥的《扬州城下赋》更加强调壮志未酬的悲壮感,而李白则是通过豪放的饮酒来表达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