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6:24
雨中花 出盆兰就雨
作者: 蔡翥 〔清代〕
曾记去年冬日。
怕煞朔风剪急。
袅袅芳踪,退藏幽密,
待取春消息。
愁里光阴容易失。
转眼又过惊蛰。
正微雨濛濛,
倩人扶出,
就沐犹无力。
曾经记得去年冬天,
害怕刺骨的寒风呼啸。
兰花的幽香袅袅而来,
却又退入幽深处,
只待春天的消息。
在愁苦中光阴容易流逝,
转眼又到了惊蛰时节。
正当细雨纷纷,
倩影轻扶我出门,
但我仍感无力沐浴这春雨。
“惊蛰”是指春天的一个节气,表示春雷开始,万物复苏,象征着生命的回归与希望。
蔡翥(公元1640年-公元1711年),字宗翰,号白云山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的热爱。
《雨中花 出盆兰就雨》创作于清代,正值冬去春来之际,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雨中花 出盆兰就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回忆去年的冬日,表现出诗人对寒冷的恐惧和对温暖春日的期待。诗中“袅袅芳踪,退藏幽密”一语,生动地描绘了兰花的幽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随着“转眼又过惊蛰”,时间的流逝在诗中愈发明显,诗人感受到愁苦和无力。此时,细雨纷飞,倩人轻扶出门,似乎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生机。然而,诗人依然感到无力,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思索和脆弱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迁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和希望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曾记去年冬日。
表达了对去年的怀念,设定了时间的背景。
怕煞朔风剪急。
说明冬天的寒冷和对刺骨寒风的恐惧。
袅袅芳踪,退藏幽密,
描绘兰花的幽香,暗示它的存在却又隐藏在深处。
待取春消息。
期待春天的到来,渴望温暖。
愁里光阴容易失。
愁苦中时间过得飞快,感慨人生短暂。
转眼又过惊蛰。
提到节气,暗示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正微雨濛濛,
描绘细雨,营造出春天的气氛。
倩人扶出,
美丽的女子相扶,象征着温暖与关怀。
就沐犹无力。
最后表达了诗人面对春雨的无力感,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温情。
“曾记去年冬日”的意思是什么?
“袅袅芳踪,退藏幽密”中的“袅袅”是什么意思?
“倩人扶出”的“倩人”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