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0:21
寿乡衮讷斋先生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世态浮云无定形,
先生绿野竟留情。
讵知宝佑老臣在,
又见金陵新法行。
洛邑几时归赤舄,
东山再起答苍生。
不堪局面迟一著,
愿祝薇垣星更明。
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变幻无常的感慨,赞美了“先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关怀。作者不知在世的老臣宝佑是否还在,而在金陵又见新的法令出台。洛邑何时才能归来,东山再起的希望能否实现,愿在这个艰难的局面中,祝愿星空更加明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注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先生”的赞美,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寿乡衮讷斋先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作。开篇以“世态浮云无定形”点明了社会的变幻无常,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生”成为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他对绿野的留恋象征着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接下来,通过对宝佑老臣的提及,诗人不仅在追忆过去的荣耀,更是在暗示当今政治的动荡与无常。
“又见金陵新法行”一句,揭示了当时政局的变化和对新法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后面的“洛邑几时归赤舄,东山再起答苍生”则表现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希望,诗人希望能有像陶渊明一样的人物,能够为百姓带来福祉和安宁。
全诗的最后两句“不堪局面迟一著,愿祝薇垣星更明”不仅是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期盼。整首诗在对比中反映了现实的无奈和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祝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世态浮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社会的变化无常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B
“东山再起”源于哪个典故?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 A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消极
B. 希望
C. 无所谓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上各有侧重,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