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3:52
把酒高楼欲问君。
春来春去可劳神。
愁雨愁风三月尽。
沈恨。花飞絮舞两销魂。
试向青青池畔路。
閒步。芦芽荷叶一时新。
小院梧桐今夜月。
清绝。始知夏浅胜残春。
在高楼上举杯想问你,
春天来去让人劳神。
愁苦的雨、愁苦的风,三月将尽。
心中沉重的恨意,花飞絮舞让人更加销魂。
不妨试着走到青翠的池边小路,
悠闲地漫步,芦芽和荷叶都刚刚新绿。
小院里的梧桐在今夜的月光下,
显得清绝。此时才知道,夏天的浅淡胜过残春。
顾随(1899年-1988年),字仲华,号寄云,江苏人,近现代诗人、散文家和学者。顾随在诗歌创作上受传统文学影响,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独特,语言清新。
《定风波六首 其四》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顾随对春夏交替时节的感悟,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夏交替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开篇即以“把酒高楼欲问君”引入,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借酒抒怀,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绪。接下来,诗人通过“春来春去可劳神”来反映春天的短暂与无常,暗含对人生的感慨。愁雨愁风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忧愁情怀。
“花飞絮舞两销魂”则是诗中最具画面感的部分,生动地描绘了春天花瓣与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象征着离愁和心中的苦闷。接着,他转向自然,试图通过“青青池畔路”的闲步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小院的梧桐和月色,表明夏日的清新胜过了残春的沉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合了自然的描写,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夏交替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顾随
C. 白居易
D. 杜甫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A. 秋
B. 冬
C. 春与夏
D. 仅夏
“试向青青池畔路”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迷茫
C. 悠闲与放松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