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2:31
怀乡
作者: 喻凫 〔唐代〕
秋风江上家,钓艇泊芦花。
断岸绿杨荫,疏篱红槿遮。
鼍鸣积雨窟,鹤步夕阳沙。
抱疾僧窗夜,归心过月斜。
在秋风萧瑟的江上,远方的家乡在心头萦绕,钓鱼的小船停泊在芦苇花旁。
断崖边绿杨的荫影斑驳,稀疏的篱笆后红色的槿花掩映着。
在潮湿的雨窟里,蛤蟆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下,白鹤在沙滩上缓缓行走。
夜晚,抱病的僧人窗前静坐,我的归心在月色斜照下愈发强烈。
作者介绍:
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事迹鲜有记载,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在外游历,思念故乡的情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时代背景下,诗人身处的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
《怀乡》是一首充满浓郁思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秋风江上,钓艇泊芦花,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仿佛把读者带入画中,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惬意。然而在这宁静之中,诗人的心却是无比孤独的。随着对家乡的思念加深,诗人将目光投向夕阳下的白鹤,正如他内心的孤独与远望。
诗人以“抱疾僧窗夜”作结,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情感:病中的僧人似乎象征着一种无奈与孤独,而归心似箭的心情则是对故乡的无限向往。这种情感在“过月斜”的意象中得到了升华,月亮的斜照似乎在映照着诗人心中那份无尽的乡愁。
全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秋风江上家”、“疏篱红槿遮”等,巧妙地将自然景象和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绘。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喻凫
C. 杜甫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些?
A. 雪山
B. 江水与芦花
C. 森林
诗中“归心过月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思乡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