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临封八景韵 其七 景星夜月

《次临封八景韵 其七 景星夜月》

时间: 2025-05-07 14:09:45

诗句

星名古寺遗踪远,月挂空山分外明。

竹影却疑蟠影动,松声时带磬声清。

光分郊野昏如画,照彻浅崖险亦平。

谁使传灯来此处,清辉今已彻专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9:45

原文展示:

星名古寺遗踪远,月挂空山分外明。
竹影却疑蟠影动,松声时带磬声清。
光分郊野昏如画,照彻浅崖险亦平。
谁使传灯来此处,清辉今已彻专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古老的寺庙遗迹在遥远的星空下显得更加神秘,明亮的月光悬挂在空旷的山头,照耀得异常清晰。竹子的影子在月光下似乎也在微微摇动,松树的声音伴随着清脆的钟声时隐时现。月光洒在郊野上,仿佛将昏暗的景色渲染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照亮了浅崖,尽管那里险峻却显得平和。是谁把明灯带到这里的呢?如今的清辉已经照亮了整个城市。

注释:

字词注释:

  • 星名:指星星的名字,这里可能隐喻古寺的历史和传说。
  • 古寺:久远的寺庙,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 磬声:寺庙中敲击的磬声,通常用于宗教仪式,带有清脆的音色。
  • 清辉:明亮的月光,象征着清净和明亮的心境。
  • 专城:指特定的城市,这里可以理解为繁华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传灯”,可能暗指佛教中“传灯”的典故,象征着智慧和精神的传递,表达人们对光明与知识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蒙尧佐,明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心灵感受,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合哲理与抒情。

创作背景:

《次临封八景韵》是蒙尧佐在游历名胜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文景观的深刻思考。此诗中的景象可能受到了他所游览的名山大川的启发,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景星夜月”为主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开篇即描绘古寺的遥远与神秘,仿佛让人思考历史的沧桑。月光的明亮与竹影的摇曳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如梦似幻的夜晚。

“光分郊野昏如画”一句,将月光映照的美景形象化,诗人用“昏如画”来形容夜晚的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两句以“谁使传灯来此处”引出对光明与智慧的思考,暗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求,表达了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蕴含了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星名古寺遗踪远:古老寺庙的遗迹在星空下显得遥远而神秘。
  2. 月挂空山分外明:明月悬挂在高山之上,显得格外明亮。
  3. 竹影却疑蟠影动:竹子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仿佛有蟠龙在活动。
  4. 松声时带磬声清:松树的声音间或伴随清脆的钟声,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5. 光分郊野昏如画:月光照耀下的郊野,昏暗的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6. 照彻浅崖险亦平:照亮了险峻的浅崖,使其看起来也显得平和。
  7. 谁使传灯来此处:是谁把明灯带到这个地方,发出如此清辉?
  8. 清辉今已彻专城:如今的明亮月光已经照彻了整个城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光分郊野昏如画”,用画来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景色。
  • 拟人:竹影、松声似乎在活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星名古寺”与“月挂空山”,形成音韵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清新而高远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遥远与神秘,引发对历史的思考。
  • :象征光明与希望,代表心灵的宁静。
  • :象征坚韧与清雅,增添自然的生动感。
  • :象征坚韧与高洁,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
  • 磬声:代表佛教文化,增添了宗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人生的哲理
    • C. 对历史的思考
    • D. 以上皆是
  2. “月挂空山分外明”中的“分外明”意指:

    • A. 月亮特别明亮
    • B. 月亮昏暗
    • C. 月亮不明
    • D. 月亮在下雨
  3. 诗中提到的“传灯”可能象征什么?

    • A. 光明与智慧
    • B. 物质财富
    • C. 权力与地位
    • D. 友情与爱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李白《静夜思》:以月亮为主题,表达思乡之情,与蒙尧佐的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立春 和程德裕颂五首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其一 答王晦之见寄 观化十五首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其二 和答王世弼 次韵高子勉十首 逍遥乐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捷径窘步 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思前虑后 深根固蒂 听人穿鼻 鱼衣 包含摆的成语 提土旁的字 牵绵 概用 剩味 南鹞北鹰 魚字旁的字 涩僻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