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7:45
原文展示: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白话文翻译:
春水盈满方形的池塘,微风轻拂栏杆,落花飘香。 杨花整日飞舞又停歇,林中鸟儿时而出现时而隐藏。 沉重的疾病并未因闲暇而减轻,流逝的时光在宁静中显得更长。 想要借酒消愁却无力,怎能忍受这三个月就这样匆匆过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琦(1008-1075),字稚圭,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范仲淹并称“韩范”。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创作于晚年,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疾病缠身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韩琦晚年,当时他因病闲居,对时光的流逝和疾病的困扰感到无奈和忧愁。诗中通过描绘春日景色,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匆匆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诗中“溶溶春水满方塘”描绘了春水的生机盎然,而“栏槛风微落蕊香”则增添了一丝宁静与芬芳。后两句通过对杨花和林鸟的描绘,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结尾的“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疾病和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春日景色,诗人抒发了对疾病和时光的无奈与忧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匆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溶溶春水满方塘”中的“溶溶”形容什么? A. 水流动的样子 B. 花开的香气 C. 风的轻拂 D. 鸟的鸣叫
诗中“栏槛风微落蕊香”中的“蕊香”指的是什么? A. 花蕊的香气 B. 水的香气 C. 风的香气 D. 鸟的香气
诗中“欲战万愁无酒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疾病的无奈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忧愁的无奈 D. 对生命的思考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