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3:27
题懒庵二首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
深房纸瓦明,宴坐薄团稳。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
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这首诗描述了一处偏僻的庵堂,客人稀少,白天安静得门常常关闭。屋内光线明亮,坐着的人轻松而安稳。庭院里的花落了没有打扫,小路上的草也没有修剪。作者对外面的山林景色感到厌倦,更何况远离了喧闹的市集。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景色,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偏僻的庵堂,诗人可能是在隐居生活中感受到的孤寂与无聊,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市朝的厌倦。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庵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喧嚣的淡漠。开头两句“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直接点出庵堂的孤寂与安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接下来的“深房纸瓦明,宴坐薄团稳”,描绘了庵堂内的安宁与舒适,诗人似乎在此享受着一种闲适的生活。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则反映了自然的无情与诗人内心的淡泊,表明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冷漠,庭院中的花草虽然失去修整,但在诗人眼中却有一种自然的美感。最后一句“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对山林水泽和繁华市集的厌倦,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人世繁华的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
整首诗通过对偏僻庵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隐逸的情怀。
诗中提到“地偏宾至稀”,意思是:
A. 地方偏僻,来访的客人很少
B. 地方繁华,客人很多
C. 地方安静,客人常来
D. 地方热闹,宾客盈门
“庭花落未扫”表达了:
A. 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B. 诗人对自然的冷漠
C. 诗人对庭院的喜爱
D. 诗人对繁华的追求
最后一句“况乃市朝远”意指:
A. 诗人喜欢热闹的市集
B. 诗人对市集生活的向往
C. 诗人远离繁华市集,向往宁静
D. 诗人对市集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