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懒庵二首

《题懒庵二首》

时间: 2025-05-10 07:43:27

诗句

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

深房纸瓦明,宴坐薄团稳。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

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3:27

原文展示:

题懒庵二首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
深房纸瓦明,宴坐薄团稳。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
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处偏僻的庵堂,客人稀少,白天安静得门常常关闭。屋内光线明亮,坐着的人轻松而安稳。庭院里的花落了没有打扫,小路上的草也没有修剪。作者对外面的山林景色感到厌倦,更何况远离了喧闹的市集。

注释:

  • 地偏:指地方偏僻。
  • 宾至稀:客人很少到来。
  • 昼静:白天安静。
  • 门常掩:门常常是关着的。
  • 深房:指里面的房间。
  • 纸瓦明:用纸和瓦搭建的房子明亮。
  • 薄团稳:团坐得轻松而稳妥。
  • 庭花落未扫:庭院里的花已经落下,但还没有打扫。
  • 径草繁不剪:小路上的草长得很茂盛,没有修剪。
  • 林泉倦出游:对外面的山林和泉水感到厌倦。
  • 况乃市朝远:更何况远离繁华的市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景色,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偏僻的庵堂,诗人可能是在隐居生活中感受到的孤寂与无聊,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市朝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庵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喧嚣的淡漠。开头两句“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直接点出庵堂的孤寂与安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接下来的“深房纸瓦明,宴坐薄团稳”,描绘了庵堂内的安宁与舒适,诗人似乎在此享受着一种闲适的生活。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则反映了自然的无情与诗人内心的淡泊,表明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冷漠,庭院中的花草虽然失去修整,但在诗人眼中却有一种自然的美感。最后一句“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对山林水泽和繁华市集的厌倦,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人世繁华的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偏宾至稀:描绘庵堂的偏僻,来访的客人很少,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2. 昼静门常掩:白天安静,门常关着,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孤寂。
  3. 深房纸瓦明:屋内明亮,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表现出诗人对居所的热爱。
  4. 宴坐薄团稳:轻松的聚会,坐得很稳,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5. 庭花落未扫:庭院中的花瓣已经落下,但没有人去打理,表现出一种自然的随性。
  6. 径草繁不剪:小路的草长得很茂盛,未被修剪,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7. 林泉倦出游:对外面的自然景色感到厌倦,反映出内心的疲惫与倦怠。
  8. 况乃市朝远:更何况远离繁华的市集,表现出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直接的比喻,但通过环境的描写传达出孤独与宁静的情感。
  • 对仗:诗中有一定的对仗工整,使得语句更为和谐。
  • 意象:通过“庭花”、“径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偏僻庵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隐逸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庵堂:象征隐逸生活与单纯的心灵追求。
  • 花草:代表自然的生命与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林泉: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但在诗人心中也带有厌倦的色彩。
  • 市朝:象征繁华与喧嚣,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地偏宾至稀”,意思是: A. 地方偏僻,来访的客人很少
    B. 地方繁华,客人很多
    C. 地方安静,客人常来
    D. 地方热闹,宾客盈门

  2. “庭花落未扫”表达了: A. 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B. 诗人对自然的冷漠
    C. 诗人对庭院的喜爱
    D. 诗人对繁华的追求

  3. 最后一句“况乃市朝远”意指: A. 诗人喜欢热闹的市集
    B. 诗人对市集生活的向往
    C. 诗人远离繁华市集,向往宁静
    D. 诗人对市集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淡泊。
  • 王维的《山中杂诗》:描绘山水自然之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隔浦莲近拍 三月三日,黄园小集话旧,晦闻不终会先归 隔浦莲近拍 和六生湖舟雪夜闻雁 隔浦莲近拍 威廉 詹姆士《实用主义》读毕戏题 隔浦莲近拍 隔浦莲近拍·飞花如趁燕子 隔浦莲近拍 摊破丑奴儿 纪艳 摊破丑奴儿•闺怨 摊破丑奴儿 一尘见哨遍词,甚喜。复为弹长门怨、懒梳妆及将军令数曲 潇湘夜雨 谒何腾蛟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旁的字 匹手 贿赂公行 絮絮聒聒 躭延 直上青云 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太平无事 演示 这山望着那山高 豆字旁的字 龙头属老成 转产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