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12
至日
客中双鬓老尘埃,
海角仍逢至日来。
近腊风光初染荔,
新阳气力仅浮灰。
豆糜厌胜怜荆俗,
云物书祥忆鲁台。
搔首故园心欲断,
少陵赖有掌中杯。
在客居他乡的我,头发已被岁月染成白色,
在这遥远的海角依然迎来了至日的光辉。
临近腊月的风景初染上了荔枝的色彩,
新春的阳光刚刚散发出一丝气息,只有灰尘在浮动。
对豆糜的美味已感到厌倦,怀念荆州的风俗,
云彩和天地的祥和,让我想起鲁台的往事。
我挠着头,心中思念故乡,情感几欲断绝,
所幸少陵诗人还有那杯中之酒相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子翚(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多具清新、自然的风格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微妙的人生感悟和对时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至日》创作于诗人游历他乡之时,正值冬至前后,诗人借助这一节气的变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至日》是刘子翚在他乡所作,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绪和对人生的感慨。首联“客中双鬓老尘埃”,一开篇即以“客”字引出游子的身份,双鬓已白,暗示诗人年岁渐长,沧桑感扑面而来。接着提到“至日”,既是节令的描述,也暗示希望和光明的到来。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在他乡的孤独与愁苦。
“近腊风光初染荔”,描绘了冬季临近,荔枝的色彩已开始渗透风光,意象细腻,展现出时节的变迁与生命的延续。而“新阳气力仅浮灰”则表现出新阳初升,但力量尚弱,象征着人生的希望虽有,但仍需时间的洗礼。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豆糜的厌倦与对荆州风俗的怀念,显示出对他乡生活的不满与对故乡文化的向往。“搔首故园心欲断”,情感的波动愈加明显,诗人抓头沉思,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最终以“少陵赖有掌中杯”收尾,虽有愁苦,但酒杯中的清欢,依旧是诗人生活中的一丝慰藉,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和珍惜。
整首诗融合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节气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追求,传达出浓厚的思乡情怀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至日”指的是什么节气?
A. 春分
B. 冬至
C. 秋分
D. 夏至
诗人对于豆糜的态度是?
A. 怀念
B. 厌倦
C. 喜爱
D. 无所谓
“搔首故园心欲断”这句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乡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刘子翚的《至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浓厚思念,而王维则以简洁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两者各有风格,皆为思乡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