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郊行

《郊行》

时间: 2025-04-23 11:57:34

诗句

衰病逢行健,归途未寂寥。

晚山青泼眼,早稻绿平腰。

林旧藏僧寺,溪新架石桥。

松阴田舍古,小立听鸣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57:34

原文展示:

衰病逢行健,归途未寂寥。
晚山青泼眼,早稻绿平腰。
林旧藏僧寺,溪新架石桥。
松阴田舍古,小立听鸣蜩。

白话文翻译:

我在衰弱与疾病中出行,归途依然没有感到孤寂。
远处的晚山苍翠如泼墨,早熟的稻谷在田间一片绿意。
树林里旧时藏有僧侣的寺庙,溪边新架起了石桥。
在松树的阴影下,古老的田舍静静伫立,我小心翼翼地停下脚步,聆听虫鸣。

注释:

  • 衰病:指衰弱和生病的状态。
  • 行健:出行时身体健壮。
  • 寂寥:孤独寂静。
  • 晚山:指傍晚时分的山景,常用于表达温柔的自然景色。
  • 泼眼:形容色彩鲜明,似乎用墨水泼洒而成。
  • 早稻:指早熟的稻谷。
  • 林旧藏僧寺:指树林中藏有古老的寺庙。
  • 溪新架石桥:新搭建的石桥横跨溪流。
  • 鸣蜩:指蝉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牥,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日常生活而受到赞誉。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反映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出行之际,反映了他在病中出游的心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孤独感的思考。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郊行》是一首描写归途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晚山、稻田、林寺、溪桥等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诗人以“衰病逢行健”开篇,点明了出行的身体状况,然而归途并不寂寥,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在自然的映衬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延续和希望,尽管身体虚弱,但心灵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写实风格。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是外在的景色,更是内心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尤其是最后一句“小立听鸣蜩”,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的声音结合,形成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衰病逢行健:即使身体衰弱,出行时却感到健康。
    • 归途未寂寥:回家的路上并不觉得孤单。
    • 晚山青泼眼:远处的山色如墨水般苍翠。
    • 早稻绿平腰:早熟的稻谷在田间一片绿意,平坦如腰。
    • 林旧藏僧寺:树林中藏有古老的寺庙。
    • 溪新架石桥:新搭建的石桥横跨溪流。
    • 松阴田舍古:古老的田舍在松树阴影下静静伫立。
    • 小立听鸣蜩:我小心翼翼地停下脚步,聆听虫鸣。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晚山青泼眼”,将山景比作泼墨,形象生动。
    • 对仗:如“早稻绿平腰,林旧藏僧寺”,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体虚弱,但仍能在自然中找到慰藉与快乐。

意象分析:

  • 晚山:象征着宁静和自然的美。
  • 早稻:代表着丰收与希望。
  • 僧寺:象征着宁静与沉思。
  • 石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连接。
  • 鸣蜩:象征着生命的声音与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郊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晚山”用什么形容?

    • A. 苍翠如墨
    • B. 金黄灿烂
    • C. 雪白如玉
  3. 诗中的“鸣蜩”指的是什么?

    • A. 鸟鸣
    • B. 蝉鸣
    • C. 风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情感。杜甫在诗中表现出对国事的忧虑,而潘牥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周颂·时迈 周颂·我将 周颂·昊天有成命 周颂·天作 周颂·烈文 周颂·维清 周颂·维天之命 周颂·清庙 大雅·召旻 大雅·瞻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逐字 心如刀剉 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声色狗马 钟室 兵慌马乱 言不达意 长字旁的字 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诗斑 滴开头的成语 走字旁的字 柱顶石 見字旁的字 尊贤爱物 莫敢仰视 包含柿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