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57:34
衰病逢行健,归途未寂寥。
晚山青泼眼,早稻绿平腰。
林旧藏僧寺,溪新架石桥。
松阴田舍古,小立听鸣蜩。
我在衰弱与疾病中出行,归途依然没有感到孤寂。
远处的晚山苍翠如泼墨,早熟的稻谷在田间一片绿意。
树林里旧时藏有僧侣的寺庙,溪边新架起了石桥。
在松树的阴影下,古老的田舍静静伫立,我小心翼翼地停下脚步,聆听虫鸣。
作者介绍:潘牥,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日常生活而受到赞誉。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反映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出行之际,反映了他在病中出游的心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孤独感的思考。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郊行》是一首描写归途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晚山、稻田、林寺、溪桥等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诗人以“衰病逢行健”开篇,点明了出行的身体状况,然而归途并不寂寥,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在自然的映衬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延续和希望,尽管身体虚弱,但心灵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写实风格。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是外在的景色,更是内心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尤其是最后一句“小立听鸣蜩”,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的声音结合,形成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体虚弱,但仍能在自然中找到慰藉与快乐。
诗词测试:
《郊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晚山”用什么形容?
诗中的“鸣蜩”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