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5:37
《郊行雨》
出郭忽数里,雨余秋意偏。
远山青入雾,野水白平田。
鹭立斜阳去,牛依古树眠。
不辞泥泞极,即此是丰年。
离开城郭不远,忽然遇到细雨,秋天的气息愈加浓厚。远山在雾中显得青翠,田野间的水面在阳光下泛着白光。白鹭在斜阳下飞去,牛在古树旁安静地休息。尽管路途泥泞,但这就是丰收的好年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及农业生产的状态反映了宋代农村的生活情景。
作者介绍: 潘牥,字子美,号白云,南宋时期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郊行雨》创作于作者一次郊游中,正值秋季,恰逢细雨,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郊行雨》描绘了秋雨后的乡村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诗的开头“出郭忽数里”便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游览氛围,带出了诗人游走于自然之间的惬意。接着“雨余秋意偏”,则通过细雨的描写,渲染了浓厚的秋季气息,令人感到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
远山的“青入雾”,将山的色彩与天气相结合,形成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而“野水白平田”则描绘了田野的丰饶,水面如镜,平坦而明亮,昭示着丰收的希望。接下来的“鹭立斜阳去”,通过白鹭的飞翔,增添了一种动态美,暗示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谐和。
最后两句“不辞泥泞极,即此是丰年”,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接受与对丰收的珍视。即使路途泥泞,但这一切都是丰年带来的喜悦,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丰收的希望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雨后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向往,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秋季
C. 夏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鸭子
B. 鹭
C. 牛
D. 羊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喜悦
D. 焦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山中问答》与《郊行雨》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山中问答》更强调山水的清幽与哲理思考,而《郊行雨》则更侧重于农村生活的丰收与活力,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