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19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在飞来山上有一座高耸的塔,听说清晨鸡鸣时就能看到太阳升起。我不怕浮云遮挡我的视线,只因为我身处在最高的地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影响深远,被誉为“文采之宗”。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常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登飞来峰》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反映了他在政治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坚定信念。
《登飞来峰》是一首描写山景的诗,展现了诗人王安石的壮志与豪情。诗中通过对飞来山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以高塔为引子,展现了飞来山的巍峨;接着“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希望,仿佛在描绘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则是全诗的精髓,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理想的决心与信心。通过“浮云”这一意象,诗人隐喻了人生中的种种困难,然而高处的视角让他能够超越这些障碍,看到更广阔的前景。这种强烈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着后人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理想、勇于面对困难。诗人通过登高俯瞩,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无论面临何种挑战,只要勇敢向前,就能看到光明的未来。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寻塔”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成就
B. 高耸的理想
C. 自然的美
D. 人生的艰难
诗人为何不怕浮云的遮挡?
A. 因为他有高超的视力
B. 因为他身处高层
C. 因为他不在乎
D. 因为他有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安石更侧重于自我信念的坚定,而李白则强调对自然的感悟与豪放情怀。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