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5:34
月如霜,天如洗,鸡鸣天晓行人起。长安古道何莽苍,道旁大书苏武里。苏武秃节单于营,垂老甫得归神京。麟阁诸俊何峥嵘,幸附骥尾犹称荣。千古咄嗟李少卿,送君河梁泪满缨。家室灰灭声名并,陇西故居横棘荆。纵复标识宁为旌,慎哉男子毋偷生。
月光如霜,天空如洗,鸡鸣清晨,行人开始起身。长安古道何其苍茫,道旁大书着“苏武里”。苏武在单于的营地中孤单受苦,年老时才得以返回京城。麟阁中的诸位英俊才子何其卓越,幸得附庸于骥尾依然被称赞。千古以来人们叹息李少卿,送别他时泪水浸湿了缨带。家庭破灭,声名也随之消逝,陇西的故居如今杂草丛生。即使有标识,也宁愿作为旌旗,谨慎啊男子,不要苟且偷生。
胡釴,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风格沉郁而富有历史感。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历史人物苏武的境遇表示同情与思考,寄托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苏武故里》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苏武的忠贞与苦涩。开篇用“月如霜,天如洗”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明亮,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凄凉的氛围,仿佛在对苏武的孤独与坚韧进行先声夺人地铺陈。接着,诗人转向苏武的历史,提到他在单于营地的孤独与坚持,展现了一个英雄在逆境中的不屈精神。
诗中提到“麟阁诸俊”,不仅赞美了当时的才子们,也流露出对他们在权势之下的讽刺与无奈。尤其是“千古咄嗟李少卿”的句子,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体命运的悲剧,李白的泪水满缨,既是对他人生的惋惜,也是对苏武命运的映射。
最后几句“家室灰灭声名并,陇西故居横棘荆”,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无奈。苏武的忠心与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诗人提醒后人要珍惜生命,坚定理想,不要轻易妥协。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体价值的拷问,情感深厚而丰富。
月如霜,天如洗,鸡鸣天晓行人起。
长安古道何莽苍,道旁大书苏武里。
苏武秃节单于营,垂老甫得归神京。
麟阁诸俊何峥嵘,幸附骥尾犹称荣。
千古咄嗟李少卿,送君河梁泪满缨。
家室灰灭声名并,陇西故居横棘荆。
纵复标识宁为旌,慎哉男子毋偷生。
整首诗围绕苏武的历史与命运,通过对比与象征反映了忠诚与理想在历史变迁中的脆弱与无奈。诗人在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同时,也警醒后人要珍惜生命,坚定理想,不轻易妥协。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麟阁”指的是哪一类地方?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李少卿”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判断题:苏武在单于营地中忍受孤独,最终得以返回京城。 (对/错)
《静夜思》与《苏武故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