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6:16
徐熙丹青盖江左,
杏枝偃蹇花婀娜。
一见真谓值芳时,
安知有人盘礡臝。
同朝众史共排媢,
亦欲学之无自可。
锦囊深贮几春风,
借问此木何时果。
徐熙的画作在江左地区盛名远扬,
杏树的枝条弯曲,花朵娇美动人。
一见此景,真以为是花开的好时节,
哪知竟有人在此盘桓不去。
同朝的众多史官都在赞美她,
也想学习她的才华却无从下手。
锦囊里深藏着几许春风,
请问这棵树何时才能结果呢?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者。他以诗词、散文和政治改革闻名,推动了“新法”的实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艺术和文学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才华与社会认可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徐熙花》是一首充满对艺术家与艺术作品赞美的诗。王安石通过对徐熙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诗中用“丹青盖江左”描绘了徐熙的画作在江左地区的广泛影响,显示出她的艺术成就。
杏树的细腻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生命中的美好瞬间。诗中提到“一见真谓值芳时”,即使在美丽的花景中,仍然有一种隐忧,“安知有人盘礡臝”,暗示生活中不乏曲折与沉重。王安石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映射出他对当时文人命运的思考。
全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艺术与创造力的渴望,透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下的感慨。这不仅是对徐熙艺术的赞美,也是对所有追求艺术的人们的鼓励,展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艺术的尊重和个人才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环境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对当时文人境遇的深切关注与同情。
诗词测试:
选择题:徐熙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填空题:诗中提到“丹青盖江左”,指的是_____的声名。
判断题:全诗主要表达了对徐熙画技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A) 对
B) 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安石的《徐熙花》和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但王安石更聚焦于个人才华与社会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与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