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黄吉甫入京题清凉寺壁

《送黄吉甫入京题清凉寺壁》

时间: 2025-04-30 17:46:41

诗句

薰风洲渚荠花繁,看上征鞍立寺门。

投老难堪与君别,倚江从此望还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46:41

原文展示:

送黄吉甫入京题清凉寺壁
王安石

薰风洲渚荠花繁,
看上征鞍立寺门。
投老难堪与君别,
倚江从此望还辕。

白话文翻译:

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洲渚上荠菜花盛开;
我站在寺门前,望着你骑着征鞍的身影。
年纪渐长,难以忍受与君离别,
从此我靠在江边,目送你归去的背影。

注释: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洲渚:指水中的小洲或沙洲。
  • 荠花:荠菜的花,春天盛开,象征着生机。
  • 征鞍:指出征时所用的马鞍,象征着骑行的旅程。
  • 投老:年纪渐长,心中感慨。
  • 倚江:靠在江边,表达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 清凉寺:寺庙的名称,常用于寄托离别之情。
  • 看上征鞍:古代诗词中常用骑马出征来比喻离别,表现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主张政治改革。他的诗词风格清新,重视内容的表达与情感的传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的朋友黄吉甫即将入京的时刻,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之情。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与离别情感相结合,反映了当时友谊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重点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黄吉甫即将离去的惆怅。开头两句描绘了春风拂面、花开繁茂的生动场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离别的情绪,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王安石通过对比春日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巧妙地将自然与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氛围。诗的最后一句“倚江从此望还辕”则把离别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薰风洲渚荠花繁:描写春风温暖,洲上的荠菜花盛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 看上征鞍立寺门:目送朋友骑马出征,站在寺门前的情景,突显离别的情感。
  • 投老难堪与君别:随着年纪增长,离别的痛苦愈加难以承受,表现出深厚的友情。
  • 倚江从此望还辕:面对江水,期待能再次相见,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薰风洲渚”与“投老难堪”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春风、荠花、江水等意象交织,传达出浓厚的春意和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的结合,传达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哀伤,反映了王安石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 薰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荠花:代表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江水:象征思念与流逝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风的状态是怎样的? A. 寒冷
    B. 温暖
    C. 凄凉

  2. “倚江从此望还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期待重聚
    C. 无所谓

  3. 诗人对于黄吉甫的离去感到如何? A. 高兴
    B. 不舍
    C.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王之涣的作品,同样表达离别情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描绘春天与离别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王安石 vs. 李白:王安石的这首诗更为细腻,注重情感的描写;而李白的诗则多描绘豪放的场景,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资料
  • 相关古典诗词解析书籍与文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床 渔具诗。鱼梁 五歌 其四 雨夜 赠老僧二首 四明山诗。潺湲洞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问吴宫辞 秋荷 和袭美寄同年韦校书 四明山诗。石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载舟覆舟 豸字旁的字 工丽 飠字旁的字 史撰 心高于天 忠贞不屈 踏行 聿字旁的字 听开头的成语 上楼去梯 殷民阜财 臼字旁的字 难以挽回 包含谛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快人快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