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6:32
冯侯天马壮不羁,
韩侯白鹭下清池。
刘侯羽翰秋欲击,
吴侯葩萼春争披。
沈侯玉雪照人洁,
萧洒已见江湖姿。
唯予貌丑骇公等,
自镜亦正如蒙倛。
忘形论交喜有得,
杯酒邂逅今良时。
心亲不复异新旧,
便脱巾屐相谐嬉。
空堂无尘小雨定,
浓绿翳水浮秋曦。
高谈四坐扫炎热,
木末更送凉风吹。
此欢不尽忽分散,
明月照屋空参差。
平明余清在心耳,
洗我重得刘侯诗。
刘侯未见闻已熟,
吾友称诵多文辞。
才高意大方用世,
自有豪俊相攀追。
咨予後会恐不数,
魂梦久向东南驰。
何时扁舟却顾我,
还欲迎子游山陂。
冯侯的天马英俊而不羁,韩侯的白鹭飞翔在清澈的池水中。刘侯的羽翰仿佛在秋天准备出击,吴侯的花朵在春天竞相开放。沈侯的玉雪洁白如玉,萧洒的姿态已显现出江湖的风采。唯有我容貌丑陋,令众人惊异,自照镜子也觉得颇为懵懂。忘却身份的交往,我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收获,今夜的相聚正是良辰美景。心与心之间不再有新旧之分,便是放下头巾与鞋子,彼此相谐嬉戏。空荡的堂屋无尘,小雨细细落下,浓绿的水面映出秋日的光辉。高谈阔论,四人坐在一起驱散了炎热,树梢上送来了凉风。这样的欢聚虽然短暂,却也忽然间散去,明月照在屋子里,空荡而参差。心中清明依旧在耳边回响,仿佛洗净了我重得的刘侯的诗。刘侯虽然未曾见面,却早已听说他的诗句,朋友们称颂他的才华与文辞。才华横溢的他自然会有豪杰相攀附。担忧我们再会的机会不多,魂梦已久向东南飞驰。何时我能乘舟回头看你,还希望能与你一起游览山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思想家,倡导变法,主张政治改革。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反映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与友人聚会时,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趣和人际交往的情感。
《和刘贡甫燕集之作》是一首描绘诗人聚会情景的诗作,王安石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和自然的和谐。诗中通过对几位友人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各自的风采,冯侯的英俊、韩侯的优雅、刘侯的才华以及沈侯的洁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王安石对这些友人的赞美与感慨。
诗中“唯予貌丑骇公等, 自镜亦正如蒙倛”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的谦逊与自嘲,虽有才华横溢的友人,却感到自愧不如,这种真实的情感让人倍感亲切。同时,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时,使用了“浓绿翳水浮秋曦”等意象,生动地呈现出小雨后清新的秋天,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最后的“何时扁舟却顾我,还欲迎子游山陂”更是点明了对未来再会的期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冯侯”象征什么?
诗中“何时扁舟却顾我”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和刘贡甫燕集之作》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涉及友谊与人生的享受,但王安石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偏向豪放的气概,二者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