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9
思佳客
作者:杨芳灿 〔清代〕
七宝灯前卸翠翘。更更更漏可怜宵。
三分华月芙蓉馆,一水明星乌鹊桥。
栽恨叶,种愁苗。绿窗拥髻倩魂销。
他生愿化无情树,不宿青鸾宿伯劳。
在七宝灯前,我卸下了翠色的翘发。更漏声一声声地响起,让人觉得夜晚是多么可怜。
月光照耀着芙蓉馆,映出三分明亮的华月;水面上星星点点,乌鹊桥映衬着夜空。
我种下了对爱情的恨意,播下了愁苦的种苗。绿窗下,我的发髻在夜风中微微摇曳,勾起了我那倩影的愁思。
若来生能化作无情的树木,不再让青鸾留宿在伯劳的枝头。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情感细腻,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风格独特。
《思佳客》是诗人在某个静谧的夜晚所作,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深切思索和对过往情感的怀念。诗中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也透露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思佳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挣扎与孤独。开头的“七宝灯前卸翠翘”,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华丽而又静谧的夜晚景象,叙述者在灯下卸下装饰,似乎在暗示一种对外表的放下与内心的真实诉说。接下来的“更更更漏可怜宵”,更进一步加强了夜晚的孤独感,时间的流逝使得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华月”与“明星”的描绘,不仅营造出美丽的意境,还通过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爱情的惋惜。尤其是“栽恨叶,种愁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痛苦与失落化作种子,暗示了这种感情的根深蒂固。
最后一句“他生愿化无情树”,则是对未来的追求与期望,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来生能摆脱情感束缚的愿望。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感伤,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失去的惋惜,最终渴望能在来生摆脱爱情的束缚,体现了情感的深沉与哲思。
《思佳客》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栽恨叶,种愁苗”中的“恨”是指: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爱情的失落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友谊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好爱情
C. 时光流逝
D. 自然之美
通过对《思佳客》的深入分析,读者不仅能够了解诗歌本身的意蕴,还能体会到清代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