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3:38
满江红 吊林和靖先生墓用吕居仁幽居韵
作者: 龚鼎孳 〔明代〕
薇圃芝岑,分幽派孤山一曲。
碧乱剪此乡如画,鹤天梅屋。
度阁松云炊午饭,绕溪香雪飘寒玉。
姿登临信宿辄忘归,苔阶绿。
无官职,东篱菊。
有主客,王猷竹。
竟廉花立柳,涧林无辱。
西禅东封何限事,灌园卖药生涯足。
我欲扶残醉访高坟,春鸥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作者在孤山的薇圃芝岑中,感受到这里的独特气息。碧绿的山水如同画卷一般,鹤在梅屋上飞翔,松云间炊烟袅袅,溪边的香雪纷飞。登高望远,让人忘却归路,苔藓覆盖的阶梯显得格外清新。这里没有官职的束缚,东篱下的菊花开得灿烂;在这里,有主客相聚,王羲之的竹子依然挺拔。鲜花在柳树下竞相绽放,溪边的树林也显得无比宁静。西边的禅宗与东边的封建何尝有尽,灌园卖药的生活却足够充实。我想在酒醉之后,去拜访那高高的坟墓,春天的鸥鸟又在天边飞翔。
龚鼎孳,明代诗人,字子明,号惟庵,晚号香山,生活在明中期。他在政治上持有较为清淡的态度,热爱自然,崇尚隐逸生活。作品风格自然清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该诗作于作者吊唁林和靖(林逋)先生的墓前,表达对这位隐士的追思与敬仰。林和靖以清高隐逸而著称,是作者心中理想的隐士形象,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林先生的生活理念相呼应。
《满江红 吊林和靖先生墓》是一首具有强烈个人情感和自然美的诗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林和靖的怀念。诗中多次出现自然景物,如“薇圃”、“松云”、“溪香”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通过“无官职,东篱菊”一句,诗人强调了隐士生活的自由与清净,与官场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东篱菊”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更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最后一句“我欲扶残醉访高坟,春鸥熟”则透露出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沉痛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淡然。
在形式上,诗的语言工整,音韵和谐,使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诗中提到的“东篱菊”象征什么?
A. 官职
B. 田园生活
C. 忘我状态
D. 友谊
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向往
C. 忽视
D. 不屑
“碧乱剪此乡如画”中的“碧乱”指的是什么?
A. 颜色的单一
B. 山水的交融
C. 风景的丑陋
D. 人的纷扰
答案
龚鼎孳的《满江红》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龚的作品更加强调自然景物的描绘,而陶则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