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14
满江红 金陵怀古
作者:萨都剌 〔元代〕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
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陵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六朝时期的繁华已成往事,春天离去后再无音信,诗人空自怅望昔日的山川秀美,感叹它已无法与当年相比。王谢家族的燕子曾在堂前飞舞,乌衣巷的老友也曾相识,夜深人静时,孤城的寂寞声如潮水般涌来,往事令人愁绪如织。
对故国的怀念只剩下空洞的遗迹,眼前只有荒烟衰草,夕阳下的乌鸦在凋零的日光中飞舞。秋露冷酷,玉树的歌声已然残破,昔日的胭脂井也已破败,只有寒蝉在泣诉。如今,蒋山依旧青翠,秦淮水依旧碧绿。
作者介绍:萨都剌,元代诗人,生于金陵(今南京),以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故乡的山水风光和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下,南方的传统文化受到影响,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在这个时期尤为明显,表达了对六朝繁华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满江红·金陵怀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金陵昔日繁华的深切怀念。开篇即以“六代繁华”引出,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通过对比“春去也更无消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繁华的逝去。诗中提到的“王谢堂前双燕子”,不仅是对金陵历史名人的追忆,也象征着美好记忆的飘逝。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传达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在倾诉内心的愁苦。此时的金陵已不复往日的繁华,留下的只有荒凉的景象,正如“荒烟衰草,乱鸦斜日”所描绘的那样,令人感到心碎。
最后的“蒋山青,秦淮碧”,则是对故土依然存在的希望和现实的呼应,虽然历史的沧桑让人感到惋惜,但自然的美依然存在。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优美,构筑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画面,既怀古又抒情,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是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六代繁华”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代
B. 六朝
C. 明代
“王谢堂前双燕子”中的“燕子”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未来希望
C. 失落感
诗中提到的“荒烟衰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希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