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9:27
槛外西风一夜侵,
飘飘那忍更相寻。
感逢绝处诗谁胜,
愁到浓时酒自斟。
莺逐断烟啼北郭,
蝶拖残月过东林。
因君检点兴亡事,
不觉踌躇费朗吟。
西风在栏杆外侵袭了一整夜,
我心如飘絮,怎忍再去寻找。
在这绝望的境地,谁能作出更好的诗呢?
愁苦到深处,酒自会斟满。
黄莺在北郭啼叫,追逐着断烟,
蝴蝶在东林中拖着残月飞过。
因你提及兴亡之事,
我不觉踌躇,吟咏也变得费力。
彭世潮(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感慨人生与时局,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落花 其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引,借景抒怀,表达对时局的愁苦与无奈。
《落花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事沧桑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槛外西风一夜侵”引入,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人感受到这股冷风的侵袭,内心的愁苦与孤独随之而来。
接着,诗人通过“飘飘那忍更相寻”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即便在绝望的境地,诗人依然努力寻找诗歌的力量,但“感逢绝处诗谁胜”,无奈之下,愁苦便成了他唯一的寄托。酒成为他调解情感的方式,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后面的“莺逐断烟啼北郭,蝶拖残月过东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黄莺和蝴蝶的意象交织,既有生命的美丽,又有一种凋零感,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惆怅与无奈。最后一句“因君检点兴亡事”,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结合,诗人因思考兴亡而陷入沉思,吟咏的乐趣也因此消失。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历史兴亡的沉思,借助自然景物来寄托内心的愁苦,展现出既感伤又哲思的情感基调。
诗中“槛外西风一夜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希望
“因君检点兴亡事”中“兴亡事”指的是什么?
a) 个人事务
b) 国家历史
c) 自然变化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
a) 爱情
b) 生命的无常与历史的变化
c) 自然景观
对比彭世潮的《落花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但彭世潮的诗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在对国家兴亡的思考中融入了更多的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