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35
鸟飞不到处,乾坤剩此山。
万里架娑影,萧然古洞间。
虎来依法住,云出羡僧间。
亦复何须食,乡人送米还。
鸟儿无法飞到的地方,天地间只剩下这座山。
万里之外的影子在山间飘荡,古洞里显得格外清幽。
老虎来到这里,依照法律安居,云彩在这里飘出,让人羡慕僧侣的生活。
其实又何必担心吃饭呢,乡亲们送来米饭就足够了。
作者介绍:马朴臣,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隐居生活之际,诗人对山林景色的沉醉和对僧侣生活的羡慕,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山林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鸟飞不到处”即设下了一个偏僻的场景,接着“乾坤剩此山”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孤独与宁静。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远山的影子,也有安居的老虎,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诗人在描述自然之美的同时,提及僧侣的生活,表现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与向往。此外,最后一句“乡人送米还”则将隐居与人情味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和谐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贫穷 C. 闲暇
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态度是? A. 嫉妒 B. 羡慕 C. 不屑
“乡人送米还”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A. 与世隔绝 B. 人情温暖 C. 生活艰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