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5:52
倦寻芳 闺思
作者: 潘汾 〔宋代〕
兽镮半掩,鸳甃无尘,庭院潇洒。
树色沈沈,春尽燕娇莺姹。
梦草池塘青渐满,海棠轩槛红相亚。
听箫声,记秦楼夜约,彩鸾齐跨。
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
旋剪灯花,两点翠眉谁画。
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
恨疏狂,待归来碎揉花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庭院中的闲适与思念。庭院里半掩的兽镮和洁净的鸳鸯铺垫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春天已尽,燕子和黄莺在庭院中欢唱,令人感到春意渐消。梦中的草池塘渐渐被水淹满,海棠花在阳台上绽放,红色相映成趣。她在静听箫声,回忆起秦楼夜晚的约会,心中充满了对那时的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飞逝的银箭般的时光让她心生贪欢,却又不知该如何放纵自己。她轻轻剪下灯花,不禁思索那两道翠眉是谁所画。香烟熏灭,羞怯地回到空荡荡的帐内,月光依旧高悬在重重的帘幕之下,心中对那份狂放的恨意与思念交织,期待着归人来时轻轻揉打花瓣的情景。
作者介绍: 潘汾,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描写女性情感和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典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对生活的情感表达愈加细腻。诗中表现出女子的思念与孤独,反映了她在庭院中的闲适生活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倦寻芳 闺思》是一首情感细腻的抒情诗,诗人在描绘庭院景致的同时,流露出深切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勾勒出一个女子在春末夏初时节的孤独与期待。从“兽镮半掩,鸳甃无尘”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随后通过“梦草池塘青渐满”引入了更为细腻的情感,展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听箫声,记秦楼夜约”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情感的渴望,体现出女子在孤独中对爱的期待与无奈。最后的“香灭羞回空帐里”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既想要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又无法逃避现实的孤独。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意象交错,展现出一种细腻而深邃的女性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爱与孤独的深刻感受,女子在宁静的环境中,怀念过去的美好,同时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不安,折射出深层的情感主题。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鸟类是?
填空题: “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中的“香”是指_____。
判断题: 诗中表现出女子对孤独的接受与坦然。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潘汾的《倦寻芳 闺思》更多地表现了女子在安静环境中对爱情的思考与期待,而李清照则更加注重对爱情的直接表达与情感的激烈。两者均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与复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