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偈颂二十二首

《偈颂二十二首》

时间: 2025-04-30 18:54:36

诗句

佛法二字,人人知有。

狼毒砒霜,那容下口。

直饶透出威音前,也是痴狂外边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4:36

原文展示:

佛法二字,人人知有。狼毒砒霜,那容下口。直饶透出威音前,也是痴狂外边走。

白话文翻译:

佛法这两个字,人人都知道。可狼毒和砒霜这样的毒物,怎么能轻易入口呢?即使有人在佛前发出威严的声音,也不过是外表痴狂,内心仍在迷失。

注释:

  • 佛法:指佛教的教义和法则。
  • 狼毒:一种有毒的植物,象征着危害。
  • 砒霜:一种剧毒的化合物,常用作毒药。
  • 威音:指威严的声音,通常用于宣讲佛法。
  • 痴狂:形容愚昧无知,迷失方向。

典故解析:

佛教中强调智慧与觉悟,诗中提到的“狼毒”和“砒霜”象征着错误的选择与危险的诱惑,暗指那些表面上理解佛法但内心仍在迷惑的人。这里的“威音”可能暗指一些声名显赫但未必真正理解佛法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道生,宋代僧人,广泛研究佛教,致力于传播佛法。其作品多以简单明了、直指人心的风格为主。 创作背景:在宋代,佛教思想逐渐融入社会生活,但也出现了许多对佛法的误解和曲解,这首诗正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对佛教理解的深度与表象之间的矛盾。开头以“佛法二字”引入,显示出佛法是普遍存在但并非人人真正理解的。接着用“狼毒砒霜”来比喻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解,警示人们不要轻易接受那些看似诱人的东西。即使在佛教的威严下,仍有许多人在外表上表现出对佛法的尊重,内心却依然迷失方向,表现出一种对真理的无知与漠视。整首诗具有强烈的警示意味,提醒人们在追求信仰与真理的过程中,需保持清醒的认知。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佛法二字,人人知有。”:强调佛法的普遍性。
    2. “狼毒砒霜,那容下口。”:比喻对错误理解的拒绝。
    3. “直饶透出威音前,”:即使在佛前表露出威严之声。
    4. “也是痴狂外边走。”:内心仍然迷失,未能真正理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误解的佛法比作毒药,强调其危险性。
    • 对仗:整首诗有一定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反映了对佛教信仰的误解和对真正理解的追求,警示世人应当保持清醒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佛法:代表智慧与真理。
  • 狼毒与砒霜:象征误解与危险。
  • 威音:代表权威与外表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狼毒”象征什么? A. 正确理解 B. 错误理解和诱惑 C. 佛法的威严

  2. 诗人对“威音”的态度是: A. 赞同 B. 否定 C. 中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常歌》:探讨生命无常与佛法的关系。
  • 《心经》:深入阐述佛教的核心教义。

诗词对比

  • 比较释道生的《偈颂二十二首》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涉及到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偏重于宗教与信仰的探讨,而后者则更加关注人世间的离别与感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伤进士严子重诗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去声 酒中十咏。酒泉 太湖诗。圣姑庙(在大姑山) 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 其六 樵斧 添鱼具诗。箬笠 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猗的词语有哪些 力小任重 吞言咽理 书评 皮掌 试晬 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败兴而归 工字旁的字 齐心一力 包含挼的词语有哪些 锦胸绣口 单窭 青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止措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