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四时歌 秋歌 四

《子夜四时歌 秋歌 四》

时间: 2025-05-07 22:59:51

诗句

当信抱梁期。

莫听回风音。

镜中两入髻。

分明无两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51

原文展示:

子夜四时歌 秋歌 四 萧衍 〔南北朝〕 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镜中两入髻。分明无两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应当相信那抱着梁柱的誓言,不要听信那回风中的哀音。镜中映出两人并入的发髻,分明显示着彼此没有二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抱梁期:指忠诚不渝的誓言,典出《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回风音:指风中传来的哀怨声音,比喻不实的传言或诱惑。
  • 镜中两入髻:指镜中映出的两人并在一起的发髻,象征两人的亲密无间。
  • 分明无两心:明确表示两人心意一致,没有异心。

典故解析:

  • 抱梁期:源自《庄子·盗跖》中的故事,尾生为了等待女子,不惜抱柱而死,象征着忠诚和坚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子夜四时歌》中的秋歌,通过秋天的景象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流言的蔑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和对流言的蔑视。首句“当信抱梁期”直接引用典故,强调忠诚的重要性。次句“莫听回风音”则告诫人们不要被外界的谣言所动摇。后两句通过镜中并入的发髻形象,具体而微地展现了两人心意相通的情景,强调了彼此间的信任和无间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对忠诚的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信抱梁期”:引用典故,强调对爱情的忠诚和坚守。
  • “莫听回风音”:告诫不要被外界的谣言和诱惑所动摇。
  • “镜中两入髻”:通过镜中的形象,展现两人亲密无间的状态。
  • “分明无两心”:明确表示两人心意一致,没有异心。

修辞手法:

  • 引用典故:通过“抱梁期”的典故,增强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
  • 比喻:“回风音”比喻不实的传言或诱惑。
  • 象征:“镜中两入髻”象征两人的亲密无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流言的蔑视,强调了忠诚和信任在爱情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抱梁期:忠诚的象征。
  • 回风音:不实传言的象征。
  • 镜中两入髻:亲密无间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抱梁期”典故出自哪里? A. 《庄子·盗跖》 B. 《史记》 C. 《论语》 D. 《孟子》
  2. “莫听回风音”中的“回风音”比喻什么? A. 忠诚的誓言 B. 不实的传言 C. 自然的风景 D. 美妙的音乐
  3. “镜中两入髻”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分离 C. 亲密无间 D. 矛盾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子夜四时歌》中的其他篇章,如春歌、夏歌、冬歌,可以了解不同季节下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与《子夜歌》系列中的其他作品对比,探讨不同季节下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收录了萧衍及其他南朝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南朝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庄子》:了解“抱梁期”典故的详细背景和含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边州客舍 子规(一作贾岛诗) 病中怀王展先辈在天台 题太白山隐者 小古镜 留别张水部籍 欲别 落第后寄江南亲友 送华阴隐者 宿胡氏溪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自伐 母字旁的字 拥篲救火 迎风冒雪 秉公任直 聿字旁的字 包含妆的成语 震感 稍逊一筹 人隐 监刻 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包含宽的词语有哪些 声名鹊起 云泥之差 包含狮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