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藉田诗

《藉田诗》

时间: 2025-05-12 07:38:18

诗句

寅宾始出日。

律中方星鸟。

千亩土膏紫。

万顷陂色缥。

严驾伫霞昕。

浥露逗光晓。

启行天犹暗。

伐鼓地未悄。

苍龙发蟠蜿。

青旗引窈窕。

仁化洽骇虫。

德令禁胎夭。

耕籍乘月映。

遗滞指秋杪。

年丰廉让多。

岁薄礼节少。

公卿秉耒耜。

庶甿荷鉏耰。

一人惭百王。

三推先亿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8:18

原文展示:

藉田诗 萧衍 〔南北朝〕

寅宾始出日。律中方星鸟。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严驾伫霞昕。浥露逗光晓。启行天犹暗。伐鼓地未悄。苍龙发蟠蜿。青旗引窈窕。仁化洽骇虫。德令禁胎夭。耕籍乘月映。遗滞指秋杪。年丰廉让多。岁薄礼节少。公卿秉耒耜。庶甿荷鉏耰。一人惭百王。三推先亿兆。

白话文翻译:

迎接初升的太阳,律法中规定了星鸟的位置。千亩土地肥沃,万顷水塘呈现出淡淡的蓝色。庄严的车驾等待着晨曦,湿润的露水在光亮中闪烁。出发时天色尚暗,击鼓声还未停息。苍龙蜿蜒前行,青旗引领着队伍。仁德普及到惊动的虫子,德令禁止伤害幼小的生命。耕作时月光照耀,遗留的工作指向秋末。丰收之年廉让之风盛行,岁月淡薄时礼节减少。公卿手持农具,百姓肩负锄头。一人感到愧对百王,三次推动先于亿兆人民。

注释:

  • 寅宾:迎接。
  • 律中:律法中规定。
  • 星鸟:星宿名。
  • 土膏:肥沃的土地。
  • 缥:淡蓝色。
  • 严驾:庄严的车驾。
  • 浥露:湿润的露水。
  • 伐鼓:击鼓。
  • 苍龙:古代象征吉祥的神兽。
  • 青旗:古代军旗。
  • 仁化:仁德的影响。
  • 洽:普及。
  • 骇虫:惊动的虫子。
  • 德令:德政的命令。
  • 胎夭:幼小的生命。
  • 耕籍:耕作。
  • 遗滞:遗留的工作。
  • 秋杪:秋末。
  • 廉让:廉洁谦让。
  • 岁薄:岁月淡薄。
  • 公卿:高级官员。
  • 秉耒耜:手持农具。
  • 庶甿:百姓。
  • 荷鉏耰:肩负锄头。
  • 三推:三次推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推崇佛教,提倡文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藉田诗》是他在位期间所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和社会风气。

创作背景: 《藉田诗》是在萧衍推行农业政策,重视农业生产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描绘了春耕时节的景象,体现了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和对百姓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耕的场景,展现了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和对百姓的关怀。诗中“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描绘了肥沃的土地和水塘,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严驾伫霞昕。浥露逗光晓”则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仁化洽骇虫。德令禁胎夭”体现了皇帝的仁德,不仅关心百姓的生活,还关心自然界的生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皇帝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寅宾始出日。律中方星鸟。”:迎接初升的太阳,律法中规定了星鸟的位置。
  2. “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千亩土地肥沃,万顷水塘呈现出淡淡的蓝色。
  3. “严驾伫霞昕。浥露逗光晓。”:庄严的车驾等待着晨曦,湿润的露水在光亮中闪烁。
  4. “启行天犹暗。伐鼓地未悄。”:出发时天色尚暗,击鼓声还未停息。
  5. “苍龙发蟠蜿。青旗引窈窕。”:苍龙蜿蜒前行,青旗引领着队伍。
  6. “仁化洽骇虫。德令禁胎夭。”:仁德普及到惊动的虫子,德令禁止伤害幼小的生命。
  7. “耕籍乘月映。遗滞指秋杪。”:耕作时月光照耀,遗留的工作指向秋末。
  8. “年丰廉让多。岁薄礼节少。”:丰收之年廉让之风盛行,岁月淡薄时礼节减少。
  9. “公卿秉耒耜。庶甿荷鉏耰。”:公卿手持农具,百姓肩负锄头。
  10. “一人惭百王。三推先亿兆。”:一人感到愧对百王,三次推动先于亿兆人民。

修辞手法:

  • 比喻:“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比喻肥沃的土地和水塘。
  • 拟人:“苍龙发蟠蜿。青旗引窈窕”将苍龙和青旗拟人化。
  • 对仗:“年丰廉让多。岁薄礼节少”对仗工整,表达了丰收与岁月的关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和对百姓的关怀。通过描绘春耕的场景,展现了皇帝的仁德和国家的繁荣。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土膏、缥、苍龙、青旗、仁化、德令、耕籍、秋杪、廉让、岁薄、公卿、庶甿、鉏耰。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土膏和缥象征着肥沃的土地和水塘,苍龙和青旗象征着吉祥和权威,仁化和德令象征着皇帝的仁德和德政,耕籍和秋杪象征着农业生产,廉让和岁薄象征着社会风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丰收的田野 B. 肥沃的土地和水塘 C. 清晨的露水 D. 庄严的车驾 答案:B

  2. 诗中“仁化洽骇虫。德令禁胎夭”体现了皇帝的什么品质? A. 仁德 B. 权威 C. 智慧 D. 勇敢 答案:A

  3. 诗中“公卿秉耒耜。庶甿荷鉏耰”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皇帝出行 B. 农业生产 C. 军事行动 D. 宗教仪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了春耕的景象,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
  • 《观刈麦》白居易:描绘了农民收割麦子的场景,体现了对农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 《藉田诗》与《春望》都描绘了春耕的景象,但《藉田诗》更强调皇帝的仁德和对百姓的关怀,而《春望》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收录了南朝时期的诗歌,包括萧衍的作品。
  • 《古代农业诗选》:收录了古代关于农业的诗歌,有助于理解古代农业生产和社会风气。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道间池亭小酌 次溪园纪实韵 次叔通推官见寄二首 次叔通推官见寄二首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次刘伯益三咏韵·耐冬子 次刘伯益三咏韵·金凤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冲风破浪 杂入 包含足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来踪去迹 包含喘的成语 愁颜赧色 言字旁的字 兰芷萧艾 悔过自新 葭莩之亲 患难相共 宰树 月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豪幸 久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