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吴城望湖亭

《登吴城望湖亭》

时间: 2025-04-27 10:23:33

诗句

晓涨浮空左蠡青,号风四荡旅魂醒。

中流石尽沈精卫,狂渚林隤断脊令。

盛宪忧伤年易蹙,韩娥漂泊曲难听。

面尘臆血谁湔拭,心堕苍茫况此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23:33

原文展示:

登吴城望湖亭
作者: 高心夔 〔清代〕
晓涨浮空左蠡青,号风四荡旅魂醒。
中流石尽沈精卫,狂渚林隤断脊令。
盛宪忧伤年易蹙,韩娥漂泊曲难听。
面尘臆血谁湔拭,心堕苍茫况此亭。


白话文翻译:

晨曦中,湖水涨起,映出浮空的青色,四处回响着风声,旅人的魂魄在这声响中苏醒。
湖中石头尽处,精卫鸟也沉入水中,狂风中的小洲,树木倾斜,断了脊梁。
盛宪的忧伤在岁月中愈发紧缩,韩娥的漂泊之曲难以再听。
面上的尘埃和内心的血迹又有谁来清洗?我的心灵在这苍茫中沉溺,此亭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晓涨: 晨时涨潮,指湖水在早晨涨起。
  • 浮空: 指水面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浮动的样子。
  • 左蠡: 左边的蠡(艄公船),这里指的是船。
  • 精卫: 精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传说它因悲恨而不停地衔木石填海。
  • 盛宪: 指盛宪大夫,通常是指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 韩娥: 韩娥是古代传说中的女子,孤独漂泊,象征着离愁别绪。
  • 堕苍茫: 指心灵沉入辽阔的迷茫之中。
  • : 指望湖亭,诗中意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心夔,清代诗人,生于文人气息浓厚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心夔游览吴城的时刻,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漂泊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吴城望湖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和内心孤独的思考。诗中“晓涨浮空左蠡青”开篇即描绘出湖面清晨的美丽景象,犹如一幅动人的画卷,吸引读者的目光。然而,随之而来的“号风四荡旅魂醒”则揭示了旅人的孤独与迷惘,仿佛在风声中,旅人感受到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孤独感。

接着,诗人提到“中流石尽沈精卫”,用精卫鸟的传说象征对生命的无奈与抗争,表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感。通过“盛宪忧伤年易蹙”与“韩娥漂泊曲难听”,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遭遇相联系,表达了对往事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诗人发出“面尘臆血谁湔拭,心堕苍茫况此亭”的感慨,展现了深深的自我反思与内心的挣扎,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寄托的苍凉。

整首诗以清晨的湖景为引,深入探讨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哲理与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涨浮空左蠡青:清晨的湖水涨起,映出青色的船影,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之美。
  2. 号风四荡旅魂醒:风声四处回荡,旅人的灵魂在这种声响中苏醒,暗含了旅途的孤独感。
  3. 中流石尽沈精卫:水中石头消失,象征着精卫鸟的沉没,寓意着对生命的无奈挣扎。
  4. 狂渚林隤断脊令:狂风中的小洲,倾斜的树木,表现出自然的狂暴与不安。
  5. 盛宪忧伤年易蹙:盛宪的忧伤在岁月中愈加明显,反映出历史的沧桑。
  6. 韩娥漂泊曲难听:韩娥的漂泊之曲难以再听,隐喻对过往的思念与惋惜。
  7. 面尘臆血谁湔拭:面上的尘埃和内心的血迹无人清洗,表现出深深的孤独感与失落感。
  8. 心堕苍茫况此亭:心灵沉入广阔的苍茫之中,此亭的存在显得毫无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相联系,构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旅魂醒”等描写,使自然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湖景为背景,通过旅人的感受,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深刻体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迷茫与对历史的反思,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无常。
  • 风声:暗示旅途的孤独与不安。
  • 精卫:象征抗争与无奈。
  • 韩娥:代表历史的悲剧与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精卫”象征着什么? A. 抗争与无奈
    B. 自由与快乐
    C. 财富与成功

  2. “盛宪忧伤年易蹙”中“盛宪”指的是? A. 历史人物
    B. 一种情感
    C. 风景

  3. 此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C.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高心夔的《登吴城望湖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思考,但高心夔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王维则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高心夔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李义山诗集 送梅伯言归金陵 赠梅伯言 其二 赠梅伯言 其一 夜直苦寒 酬九弟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 其四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 其三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 其一 岁暮杂感十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结尾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毡毳 耍青 片字旁的字 磏槎 礼饩 暮四朝三 羽字旁的字 失张冒势 魁垒之士 伸钩索铁 阜字旁的字 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兵临城下 土龙致雨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