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7:27
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
作者:温庭筠 〔唐代〕
芳兰无意绿,弱柳何穷缕。
心断入淮山,梦长穿楚雨。
繁花如二八,好月当三五。
愁碧竟平皋,韶红换幽圃。
流莺隐员树,乳燕喧馀哺。
旷望恋曾台,离忧集环堵。
当年不自遣,晚得终何补。
郑谷有樵苏,归来要腰斧。
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
飔飔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橹。
金犊近兰汀,铜龙接花坞。
青葱建杨宅,隐辚端门鼓。
彩素拂庭柯,轻球落邻圃。
三春谢游衍,一笑牵规矩。
独有恩泽侯,归来看楚舞。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乡和往昔的怀念。诗中提到芳兰的清香与柳树的柔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接着,诗人感慨自己心怀对家乡的思念,梦中回到楚地的场景。繁花似少女,明月如同佳期,愁绪在平坦的草地上扩散,韶华已逝,幽静的园圃也已被繁花替代。
流莺在树间隐蔽,燕子在喧哗中啄食,诗人遥望曾经的台阶,忧愁聚集在四面墙壁之内。往年未能自我解脱,时至今日又何以弥补?郑谷在外打柴归来,家中却贫弱如斯,何况物价飞涨。杨柳轻拂,樱桃雨潺潺落下,年华苦于沉淀,心事如同被撕扯的桨。
金犊近水边,铜龙映花坞,青葱的杨树旁建起了宅子,隐约能听到端门的鼓声。彩色的丝带飘动在庭院,轻球在邻近的园圃落下。春天的游乐已谢,唯有一笑牵引着规矩。独有恩泽的侯爷,归来时观看楚地的舞蹈。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观,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情感寄托。
温庭筠的《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是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以“芳兰无意绿,弱柳何穷缕”开篇,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心断入淮山”的忧伤。这里,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以此表现思乡之情。
整首诗的结构精巧,情感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向对往昔的追思和对人生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当年不自遣,晚得终何补”一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青春不再的惋惜,令人感同身受。
此外,诗中所用意象丰富且富有象征意义,如“流莺隐员树”、“乳燕喧馀哺”等,细腻地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生活的乐趣,同时也暗含着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诗的结尾提到“独有恩泽侯,归来看楚舞”,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向往,构成了一个温暖而又略带伤感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逝去青春的惋惜,表达了对友人与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芳兰无意绿”中的“芳兰”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较,温庭筠的《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豪放的个性与对酒的畅快情怀。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