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6:12
老贼阿瞒仗鬼雄,
汉皋返旆计谋工。
收回劲旅窥神器,
巧逼雏王退后宫。
南国经纶花委地,
北廷冠盖日当空。
痴心欲践天皇祚,
供受群臣拜下风。
老贼阿瞒(曹操)凭借鬼神的勇力,
汉朝的皋(指汉朝的皇帝)重新返回了车辇的旗帜,策划的计谋十分高明。
收回强大的军队,窥视神器,
巧妙地逼迫年轻的皇帝退入后宫。
南方的治国才能如花瓣般洒落在地,
北方的权臣头冠云集,阳光照耀。
痴心妄想要攀登天子的宝座,
却只甘愿接受群臣的低头拜服。
作者介绍:陈虔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怀和咏史见长,风格严谨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国家不安,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权臣的抨击和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一个权臣如何利用政治手段攫取权力的过程。诗中提到的“老贼阿瞒”,不仅指曹操的历史形象,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权力斗争的看法。陈虔安通过对汉朝衰亡的描绘,表达了对权臣窃国和年轻皇帝无能的深刻批判。
诗的前四句集中描绘了阿瞒的阴险策略:首先是他凭借强大的军队和计谋来挤压年轻的皇帝,使其被迫退入后宫,失去权力。而后四句则进一步拓展了对南北朝局势的描绘,南国的治国才能如花瓣般落地,显示出治理的无能,而北方权臣如日中天,象征着权力的集聚和斗争。最后两句点明了诗的主题,阿瞒的野心和痴心妄想,最终只能沦为群臣的附庸,无法真正掌握权力。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力量,字句之间透露出对历史的深度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和警示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老贼阿瞒”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孙权
D. 汉献帝
诗中提到“雏王”指的是谁?
A. 刘备
B. 曹操
C. 汉献帝
D. 孙权
“南国经纶”暗示了什么?
A. 南方的繁荣
B. 南方的无能
C. 南方的战乱
D. 南方的强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陈虔安的这首诗侧重于权臣的阴谋,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强调战争对人民的苦难和影响。两者都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对权力的思考,但角度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