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0:39
世道衰陵,淳风殆缅。
衢交问鼎,路盈访玺。
徇竞争驰,天机莫践。
不有真宰,榛棘谁剪。
于皇我后,重明袭焕。
文以息烦,武以静乱。
剖蚌求珍,搜岩采干。
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自昔凉季,林焚渊涸。
矫矫公子,鳞羽靡托。
灵慧虽奋,袄氛未廓。
凤戢昆丘,龙潜玄漠。
数不常扰,艰极则夷。
奋翼幽裔,翰飞京师。
珥蝉紫闼,伏节方畿。
弼我王度,庶绩缉熙。
自余幽沦,眷参旧契。
庶庇馀光,优游卒岁。
忻路未淹,离辔已际。
顾难分岐,载张载继。
闻诸交旧,累圣叠曜。
淳源虽漓,民怀余劭。
思乐哲人,静以镇躁。
蔼彼繁音,和此清调。
询下曰文,辩讦曰明。
化由礼治,政以宽成。
勉崇仁教,播德简刑。
倾首景风,迟闻休声。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39
《赠李宝诗》
世道衰陵,淳风殆缅。
衢交问鼎,路盈访玺。
徇竞争驰,天机莫践。
不有真宰,榛棘谁剪。
于皇我后,重明袭焕。
文以息烦,武以静乱。
剖蚌求珍,搜岩采干。
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自昔凉季,林焚渊涸。
矫矫公子,鳞羽靡托。
灵慧虽奋,袄氛未廓。
凤戢昆丘,龙潜玄漠。
数不常扰,艰极则夷。
奋翼幽裔,翰飞京师。
珥蝉紫闼,伏节方畿。
弼我王度,庶绩缉熙。
自余幽沦,眷参旧契。
庶庇馀光,优游卒岁。
忻路未淹,离辔已际。
顾难分岐,载张载继。
闻诸交旧,累圣叠曜。
淳源虽漓,民怀余劭。
思乐哲人,静以镇躁。
蔼彼繁音,和此清调。
询下曰文,辩讦曰明。
化由礼治,政以宽成。
勉崇仁教,播德简刑。
倾首景风,迟闻休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衰败的社会环境,淳厚的风气几乎消失殆尽。在政治权力的角逐中,路途上满是寻求印玺的旅人,竞争与追逐之声不断,天意难以触碰。如果没有真正的统治者,谁来修剪杂草丛生的局面呢?在皇室之后的重明,才华横溢却被埋没。文人以文辞平息烦恼,武士以武力平息乱世。像剖开蚌壳寻求珍珠,或在岩石中寻找干燥的物品。大自然中已无钓竿,早晨的天空充满了优雅的笔墨。
自从凉爽的季节开始,树林被焚烧,深渊干涸。那些英俊的公子,像鱼鳞和羽毛一样无法寄托。即使灵巧与智慧在奋发,却仍然未能打破厚重的雾霭。凤凰栖息在昆仑山,龙隐匿于深邃的荒野。虽然不常被打扰,但艰难的局势却能平息。在幽暗的后裔中,翅膀飞向京城。佩戴着蝉的翅膀,隐伏于节日的方畿。
辅佐我的王朝,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自从我在幽暗中沉沦,仍然眷恋旧日的情谊。希望庇护我的余光,安闲地度过余生。欣喜的路途尚未淹没,离开缰绳已在眼前。回头看难以分岐,载着梦想与继续。听闻老朋友的消息,圣明的王朝层出不穷。尽管淳厚的源头已微弱,民众心中仍怀念余劭。思念那些哲人,以静止来镇定躁动。那繁华的音律,与清雅的调子和谐共融。询问下方的文采,辩论中显现明理。变革由礼法治理,政治以宽厚成就。努力弘扬仁德,传播美德,简化刑法。抬头倾听风声,迟迟未闻安静的声音。
段承根,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活跃于政治动荡的年代。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个人的理想,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赠李宝诗》是段承根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寄予对友人的期许与关怀之作。诗中对社会衰败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描绘,呈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对“世道衰陵”的感慨中,段承根表达了对淳风的渴望与对政治混乱的无奈。他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剖蚌求珍”、“凤戢昆丘”等,生动地展现了寻找理想与真理的艰辛。同时,诗中也反映出对友人的关怀与寄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整体来看,这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段承根的作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的追求,成为了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典范之一。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友人的关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示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与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真正的统治者”指的是谁?
填空题:诗中提到“剖蚌求珍”是比喻_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对/错)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段承根的《赠李宝诗》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