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53
原文展示
黄莺儿
多情春意忆时节。北圃人来,传道江梅,依稀芳姿,数枝新发。夸嫩脸著胭脂,腻滑凝香雪。问伊还记年时,正好相看,因甚轻别。情切。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算知空对,绮槛雕栏,孜孜望人攀折。愁未见苦思量,待见重端叠。愿与永仿高堂,云雨芳菲月。
白话文翻译
在春意盎然的时节,回忆起多情的时光。北园的人来,传述江边梅花的美丽,仿佛看到了它模糊的芳姿,几枝新芽绽放。赞美那娇嫩的脸颊如涂了胭脂,光滑如凝结的香雪。问它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时光,那时正好可以相看,为何轻易分别。情感深切。往事如散去的浮云,旧恨化作白发。明知只能空对着华丽的栏杆,却仍热切地盼望有人来攀折。愁苦中不见,苦苦思量,待到再见时,情感更加深厚。愿与它永远相伴在高堂之上,享受云雨和芳菲的月光。
注释
- 多情春意忆时节:指在春天回忆起充满情感的时光。
- 北圃人来:北园的人来访。
- 传道江梅:传述江边梅花的美丽。
- 依稀芳姿:模糊的美丽姿态。
- 数枝新发:几枝新芽绽放。
- 夸嫩脸著胭脂:赞美那娇嫩的脸颊如涂了胭脂。
- 腻滑凝香雪:光滑如凝结的香雪。
- 问伊还记年时:问它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时光。
- 正好相看:那时正好可以相看。
- 因甚轻别:为何轻易分别。
- 往事散浮云:往事如散去的浮云。
- 旧恨成华发:旧恨化作白发。
- 算知空对:明知只能空对着。
- 绮槛雕栏:华丽的栏杆。
- 孜孜望人攀折:热切地盼望有人来攀折。
- 愁未见苦思量:愁苦中不见,苦苦思量。
- 待见重端叠:待到再见时,情感更加深厚。
- 愿与永仿高堂:愿与它永远相伴在高堂之上。
- 云雨芳菲月:享受云雨和芳菲的月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诜,字晋卿,宋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深切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回忆往事的情景,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的梅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而诗人的情感则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诗中的梅花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诗中的情感层层递进,从对梅花的赞美到对过去的回忆,再到对未来的期盼,情感逐渐升华,最终达到高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诜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情春意忆时节:开篇即点明主题,春意盎然,回忆起多情的时光。
- 北圃人来,传道江梅:北园的人来访,传述江边梅花的美丽。
- 依稀芳姿,数枝新发:模糊的美丽姿态,几枝新芽绽放。
- 夸嫩脸著胭脂,腻滑凝香雪:赞美那娇嫩的脸颊如涂了胭脂,光滑如凝结的香雪。
- 问伊还记年时,正好相看,因甚轻别:问它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时光,那时正好可以相看,为何轻易分别。
- 情切:情感深切。
- 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往事如散去的浮云,旧恨化作白发。
- 算知空对,绮槛雕栏,孜孜望人攀折:明知只能空对着华丽的栏杆,却仍热切地盼望有人来攀折。
- 愁未见苦思量,待见重端叠:愁苦中不见,苦苦思量,待到再见时,情感更加深厚。
- 愿与永仿高堂,云雨芳菲月:愿与它永远相伴在高堂之上,享受云雨和芳菲的月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夸嫩脸著胭脂”,将梅花比作涂了胭脂的娇嫩脸颊。
- 拟人:如“问伊还记年时”,将梅花拟人化,仿佛它能回忆过去。
- 对仗:如“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的梅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而诗人的情感则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深切,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春意: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浮云:象征着往事,如散去的浮云。
- 华发:象征着旧恨,化作白发。
- 绮槛雕栏:华丽的栏杆,象征着美好但无法触及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美好和纯洁
B. 悲伤和忧愁
C. 孤独和寂寞
D. 坚强和勇敢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A. 春天的景色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C. 未来的希望
D. 朋友的离别
-
诗中的“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诜的其他作品,如《蝶恋花·春景》、《虞美人·听雨》等,都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王诜的其他作品相比,这首诗更加注重对梅花的描写,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诜的多首诗歌,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王诜诗集》:王诜的诗歌全集,对其诗歌有全面的解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