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0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06:34
流泉
石齿嚼寒声,粼粼萦曲处。
有时浮落英,又过城根去。
流水在石头间流淌,发出清脆的声音,波光粼粼的水面在曲折的地方闪烁着光芒。偶尔,有花瓣随水漂浮而去,流泉又经过城墙根部,继续向前流淌。
梅尧臣(1002-1060),字德润,号山人,宋代诗人,曾任官至资政侍郎。他以山水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流泉》是梅尧臣在湖亭闲游时创作的,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描写了流泉的清澈和花瓣的漂浮,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悟。
梅尧臣的《流泉》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流泉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开头的“石齿嚼寒声”通过生动的拟人手法,将流水的声音形象化,仿佛听到了水流在石缝间欢快流淌的音符。接下来的“粼粼萦曲处”描绘了水面波光闪烁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动感的美感。
“有时浮落英”一行,转向对自然细节的描写,花瓣的漂浮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一句“又过城根去”,则将自然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展现出自然流淌的连续性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共存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简洁的结构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和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之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流泉象征着生命的流动,花瓣的漂浮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石齿嚼寒声”中“嚼”字的意思是?
A. 吃
B. 发出声音
C. 打磨
D. 流动
诗中提到的“城根”指的是?
A. 城墙的顶部
B. 城墙的底部
C. 城市中心
D. 城市的边缘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金钱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