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1:26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
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
平吞江作练,远泻河如带。
终日郡楼间,欲取长鲸鱠。
我曾听人说,海水如同涟漪,
却怎么能知道它是如此浩瀚。
海水浩浩荡荡,似乎与天空融为一体,
滔滔江水与众多河流在此汇聚。
江水平平地流淌,远处的河流像带子一样延展。
我整天待在郡楼之中,想要捕捉那长长的鲸鱼。
本诗提到的“鲸鱠”体现了古人对大海及其资源的向往与珍惜。诗中通过对海水的描绘,引发人们对海洋的无限遐想和敬畏,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山居士,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尤以其山水田园诗最具代表性。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梅尧臣游历南徐时,正值对海洋景象的感慨与赞叹,借景抒情,表达他对自然壮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是一首表现海洋壮丽景象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尝闻观蹄涔”引入,表现了诗人对海的初步印象与思考。接着,诗人用“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描绘出海水与天空融为一体的广阔场景,展现了自然的无穷魅力。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厚。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类渺小与自然伟大的思考。最后一句“欲取长鲸鱠”则表现了对海洋资源的向往,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渴求。
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形象,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表现出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诗人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依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浩浩与天同”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天空的美丽
b. 海水的浩瀚
c. 河流的急促
答案: b
“欲取长鲸鱠”中“鱠”指的是什么?
a. 鱼类
b. 一种食物
c. 海洋
答案: b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哪些?
a. 拟人
b. 比喻与对仗
c. 排比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以及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