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11
九江江口钓鱼湾,江上柴门尽掩关。
阙下几年休疏去,城中十日卖文还。
天寒燕子巢深屋,春暖桃花开浅山。
今日工诗陈给事,题诗应记七岩间。
在九江江口的钓鱼湾,江上的柴门紧闭。
几年来在阙下没有人来往,城里十天卖文才回来。
寒冷的天气使燕子在深屋里筑巢,
温暖的春天里桃花在浅山上盛开。
今天我写诗给陈给事,
题诗时应该记得七岩之间的景色。
作者介绍:王鸣雷,明代诗人,以诗文并重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擅于描写山水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鸣雷在九江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生活状态。
王鸣雷的《寄陈中洲给谏 其二》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以钓鱼湾的宁静景象引入,柴门紧闭,给人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阙下的冷清,彰显了城市的繁华与阔别之间的对比,显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季节的转换,燕子与桃花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意,展现了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希望。
诗的最后,作者提到写诗的缘由,似乎是在与友人分享他的感受,寓意着对友人的深情与思念。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对周围环境的敏感。这种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的哲理与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意象等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味,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江”指的是哪个地理特征?
诗中提到的“阙下”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七岩”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鸣雷与杜甫的自然描写,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生活的温馨与希望,而后者则在描写自然时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