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49
玉笙缥缈隔春云,愁问钿蝉消息。
门外一枝梧叶,曾见携灯别。
簟纹如水渐生凉,良夜为谁怜惜。
莫倚栏干残月,月是当初月。
在春云的缥缈之中,玉笙的声音飘渺不定,我愁苦地向钿蝉询问消息。门外有一枝梧桐叶,曾经见过你在灯下离别的情景。如今簟子上的纹路如水般渐渐凉了,良夜又为谁而怜惜呢?不要倚靠栏杆看那残月,月亮依然是当初的那轮月亮。
黄燮清(约1740-1810),字子瑶,号青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富有音乐感。
《胡捣练》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传播的时期。诗中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胡捣练》是一首感情细腻、意境深远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多愁善感的人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玉笙缥缈隔春云”,用“玉笙”喻示美好而遥远的音律,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接着,诗人通过“愁问钿蝉消息”表达对离别的关切与思念,钿蝉象征着音信的无常与难以寻觅。
在“门外一枝梧叶”中,梧桐树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诗人回忆起“曾见携灯别”的情景,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而“簟纹如水渐生凉”则进一步突出了一种寂寞的氛围,夜晚的凉意与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的“莫倚栏干残月,月是当初月”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恒久,尽管月亮依旧,但一切都已不同。
整首诗在音乐性与意境的结合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美,诗人在细腻的情感中透出的哲理使人深思,令人感受到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与孤独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人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抒发了内心的愁苦与思念,最终以月亮的恒久象征着对过去的珍视。
诗中“玉笙”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美好与高雅
C. 音信
“门外一枝梧叶”中,梧桐树常被视为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生命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对比黄燮清的《胡捣练》与李白的《月夜》,两者都运用了月亮作为意象,但黄燮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