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11
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
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
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
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
离开故国已经多年,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眼前的关山河流隔着万里之遥。写下这首诗是借着大雁的翅膀,仰望明月又想到了那美丽的女子。白发愁绪愈加明显,归心似箭只有在梦中才能知晓。谁能忍受这离乱的痛苦,忍不住在南枝上掩面流泪呢?
元淳,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其诗作而闻名。他的诗风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局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因故乡的战乱或离别而产生的思念与忧愁。诗中体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惦记,反映了唐代动荡的社会背景。
这首《寄洛中诸姊》通过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挂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开篇即以“旧国经年别”引入,表达了与故乡多年未见的感慨。接下来,通过“关河万里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的深度,具体而细腻。诗人在这漫长的思念中,寻求一种寄托,借助“题诗凭雁翼”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寄托,显示出一种无奈的情怀。
“望月想蛾眉”这一句则将思念的对象具体化,表现出对一位美丽女子的深切怀念,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接下来的“白发愁偏觉”,诗人以自身的衰老与愁苦,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令人感到心酸。最后,诗人以“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收尾,表达了对离乱中苦楚的无奈,堪称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言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整齐而富有韵律感。通过对意象的生动描绘,诗人不仅传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更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带来的普遍愁苦。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个人在离乱中所承受的孤独与苦楚,展现了一种深沉而无奈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人生的感悟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友谊的珍视
“掩泪向南枝”中的“南枝”代表什么?
A. 亲情
B. 友谊
C. 离愁
D. 家乡
诗中提到的“蛾眉”指代的是谁?
A. 朋友
B. 亲人
C. 爱人
D. 自己
这两首诗都在月夜的背景下描绘思乡情怀,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侧重点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