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1:33
弟兄俱已尽,松柏问何人。
寄洛中姊妹闻道茂陵山水好,
碧溪流水有桃源。
寄杨女冠赤城峭壁无人到,
丹灶芝田有鹤来。
霍师妹游天台三千宫女露蛾眉,
笑煮黄金日月迟。
寓言,以上俱见吟窗杂录。
我的兄弟们都已去世,松柏树下只有我一人。
寄给洛中的姐妹们,听说茂陵的山水非常好,
碧绿的溪流中有桃花源。
寄给杨女,赤城的峭壁无人到访,
丹灶和芝田中有仙鹤来访。
霍师妹游玩天台,那里有三千宫女露出如蛾般的眉毛,
她们笑着煮金,日月也因此变得缓慢。
这些寓言,以上皆见于吟窗杂录。
作者介绍:元淳,唐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作品多为抒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富于山水意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家族变故使得诗人感到孤独与哀伤,借景抒情,传达对家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表面上描述了生离死别的悲伤,实则蕴含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开篇“弟兄俱已尽,松柏问何人”,以松柏象征长青,暗示生命的坚韧与孤独。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寄信的形式,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借茂陵的山水之美,寄托对逝去兄弟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桃源”,让人联想到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诗人内心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更为超脱的意象,赤城的高峭无人到,丹灶与芝田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道教的隐逸情怀,象征着追求长生的理想生活。最后以“霍师妹游天台”结束,诗人通过对美丽宫女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似乎在告诫读者即使生活有诸多不如意,依然可以在某个角落找到美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弟兄俱已尽,松柏问何人”中的“松柏”象征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长生不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