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3:36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春天的凤楼观景真好,宫殿层叠如重重叠叠的云彩。
在上苑,雨中的树木显得生机勃勃,
而在终南山,雨后山峰显得格外清晰。
落花的行踪遍布四处,
晚霞的气息愈加浓厚。
我喜见新朝的盛世,
霓裳羽衣轻盈地在道路上行走。
元淳,字子淳,号逸云,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丽,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精致。
《秦中春望》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朝兴盛的喜悦。
《秦中春望》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作,诗人在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开篇的“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便通过高耸的楼阁和层叠的宫阙勾勒出一个富丽堂皇的场景,展现了唐代的繁荣与美丽。接着“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两句,诗人巧妙运用雨中和雨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变与生动,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则通过落花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但随之而来的“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又将情绪拉回到欢愉,表达了对新朝兴盛的期待与祝福。整首诗在描写春日美景的同时,也渗透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景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通过自然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向往,表现了对国家繁荣与和谐的期待。
诗中“凤楼春望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佳气晚来浓”中的“佳气”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霓裳”象征什么?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秦中春望》更注重春日的生机与对未来的期待,而《登鹳雀楼》则表现出一种壮阔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