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28
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
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凡人年三十,外壮中已衰。
但思寝食味,已减二十时。
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书魔昏两眼,酒病沉四肢。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
身心久如此,白发生已迟。
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
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白发已经知道时节的变迁,暗中与我约定了相遇的时机。今天在阳光下,我梳理着头发,掉落了几根白发。家人见到这情形,心中不忍,默默为我伤感。我有什么好怪呢?这种心情你们又怎能理解。一般人到三十岁时,外表虽还壮健,心中却已开始衰老。更何况我已经四十岁,原本就形体羸弱。由于沉迷于书籍,眼睛昏沉;因为嗜酒,四肢沉重。至亲之人逐渐离去,活着的也总是分离。身心在这样的状态下,白发早已出现。自古以来,生老病死是常态,三种病痛常伴随身边。除了对无生的思念,人间已没有药物可以医治。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关注社会民生,常以个人的情感经历和社会现实为主题。
《白发》创作于白居易四十岁时,正值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感受到身体的衰老和时间的流逝。此诗反映了他对生命、衰老和死亡的思考,也表达了对亲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白发》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白居易通过描绘自己逐渐白发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衰老的深刻感悟。诗中“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一句,既直白又含蓄,表明了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不仅身体上感受到衰老,内心的感受也愈加沉重。
整首诗的情感流露极为细腻,尤其在描写家人看到白发后默默为诗人悲伤的情景时,更突显了对生命和亲情的珍惜。诗中提到的“书魔”和“酒病”,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也是对社会风气的隐约批评。通过这些细节,白居易让读者体会到一个人从年轻到衰老的过程,充满了无奈和感伤。
最后,诗中提到的“生老死”是生命的常态,而“人间无药治”则是一种无奈的人生哲学,提示读者珍惜当下,面对生命的无常与变迁。这首诗不仅是个人的感慨,更是对人类共通命运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反省。
整首诗围绕时间、衰老和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惜。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普遍的人生感悟,即每个人都要面对衰老和死亡的现实。
《白发》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书魔”指的是什么?
“生老死”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