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1:02
喜迁莺·死生都怕
死生都怕。这轮回贩骨,如何得罢。
不悟真常,强生枝节,性命了达不下。
有中不解,无中无里,难明真假。
离万法。这本来一点,何处安搭。
敢问些儿话。修真养性,如何凭执把。
甚是明心,甚为见性,甚是万缘不挂。
甚为明月清风,甚是玲珑脱洒了。
真法告,师父慈悲,提携点化。
生死都让人感到畏惧。这轮回的贩卖骨肉,究竟何时才能停止?
人若不明真理,便会在世俗的纷扰中挣扎,性命的真谛难以领悟。
有些事情难以理解,无形无质的道理,真假难以辨别。
远离万象万法,其实道理本是一点,何处可安放?
敢问这些话,修行与养性,如何才能不被执念牵绊?
真正明了内心,真正见到了本性,万缘便都不再挂念。
明月清风间,玲珑脱俗,心神自得。
真理在此,师父的慈悲,提携我领悟。
作者介绍:本诗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诗词风格多样,尤其是词的创作达到了高峰。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内容反映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对生命的无常感到惶恐,进而引发对修行和悟性的思考。
这首《喜迁莺·死生都怕》以生死为主题,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深刻反思和对真理的渴望。开篇即以“死生都怕”引出主题,直面人类共同的恐惧。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对“真常”和“性命”的探讨,揭示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迷茫与挣扎。
“有中不解,无中无里,难明真假”句中,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指出人们在有形与无形之间难以找到方向,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几句则将目光转向修行与内心的明澈,通过“明心见性”以及“玲珑脱洒”,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整首词在意象上采用了清新的自然元素,如“明月清风”,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深邃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从世俗中超脱出来的宁静。诗人通过对生死和真理的探讨,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有中不解,无中无里”这句中的“中”指什么?
诗中哪些意象代表了诗人追求的境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