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迁莺·死生不怕

《喜迁莺·死生不怕》

时间: 2025-05-10 03:59:51

诗句

死生不怕。

仗刚风一扫,般般都罢。

独露真常,不生枝节,性命亦无高下。

亦无内外,其中就里,元无真假。

明万法。

这真如一点,不须安搭。

悟得无生话。

无作无为,大道无执把。

六二明心,时时见性,只此万缘不挂。

处处明月清风,端的玲珑脱洒了。

真法真空自在,不生不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9:51

喜迁莺·死生不怕

作者: 佚名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死生不怕。仗刚风一扫,般般都罢。独露真常,不生枝节,性命亦无高下。亦无内外,其中就里,元无真假。明万法。这真如一点,不须安搭。悟得无生话。无作无为,大道无执把。六二明心,时时见性,只此万缘不挂。处处明月清风,端的玲珑脱洒了。真法真空自在,不生不化。


白话文翻译

生死无畏。凭借一阵刚风一扫,万事万物都随之消散。唯有真理显露出来,不再有枝节,生死也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内外之分,在其中元无真假。明白了万法的真理。这真理就像一点,不需要依附。领悟到无生的道理。不做不为,大道无所执着。明心见性,时时刻刻都能看见本性,这样就与万缘无所挂碍。到处都有明亮的月光和清风,真是玲珑脱洒。真正的法和虚空都是自在的,不生不灭。


注释

  • 死生: 生与死,象征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真常: 真实的常态,指不变的真理。
  • 无高下: 指生死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 明万法: 领悟万事万物的真理。
  • 无生话: 不受生死的限制,谈论真理。
  • 大无执把: 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佚名,具体生平不详,可能为宋代某位修行者或隐士。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思想关系密切,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生死、真理的思考和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死生不怕”开头,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对生死的无畏,体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境界。作者通过对“真常”的探讨,指出万事万物的无常与虚幻,倡导一种超越生死的智慧。整首词充满了哲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令人深思。诗中不断提到的“明”、“真”、“无”字,反映了诗人对本质的追求,强调内心的觉悟与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死生不怕: 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无畏态度。
  2. 仗刚风一扫,般般都罢: 一阵风吹来,万物皆散,象征无常。
  3. 独露真常: 只有真实的常态显现出来。
  4. 性命亦无高下: 生死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5. 亦无内外: 事物之间没有内外之分。
  6. 明万法: 领悟万事万物的真理。
  7. 无作无为: 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8. 明心见性: 不断觉悟,认识自我。
  9. 处处明月清风: 处处都能体会到清澈的自然美。

修辞手法:

  • 对比: 生死、高下、内外的对比,强化了哲理的深度。
  • 象征: 明月、清风象征着明净与自在。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死与真理的关系,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在。

意象分析

  • 明月: 象征清明与智慧。
  • 清风: 象征自然与自在。
  • 真常: 象征不变的本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死生不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死的恐惧
    • B. 对生死的无畏
    • C. 对生死的无所谓
    • D. 对生死的迷茫
  2. “明心见性”意味着什么?

    • A. 看到外界的事物
    • B. 认识自己的本性
    • C. 追求财富
    • D. 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喜迁莺·死生不怕》更倾向于哲理与内心的探索,而《将进酒》则更具豪情与对生命的热烈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其二 端午前保之太傅遗水墨扇及酒 依韵和试笔偶书 送陈殿丞知韶州 拟韩吏部射训狐 宋次道得广南金橘为饷且有诗因和酬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昭亭山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界线 磨磨蹭蹭 改口沓舌 赤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瀛选 犬字旁的字 剩墨 大字旁的字 至情一往 仙侠 俪句 没仁没义 趋名逐利 包含颢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