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邵裔长洲主簿

《送邵裔长洲主簿》

时间: 2025-04-27 17:28:02

诗句

姑苏城头乌哺时,长洲草绿春袍归。

鲁桑叶小蚕出迟,吴田水暖牛耕肥。

里胥争迎县寮喜,入门先自易彩衣。

拜亲然後及王事,簿书岂得长相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8:02

原文展示:

送邵裔长洲主簿
梅尧臣

姑苏城头乌哺时,
长洲草绿春袍归。
鲁桑叶小蚕出迟,
吴田水暖牛耕肥。
里胥争迎县寮喜,
入门先自易彩衣。
拜亲然後及王事,
簿书岂得长相鞿。

白话文翻译:

在姑苏城头,乌鸦啼叫的时候,
长洲的草色葱绿,春天的衣袍归来。
鲁桑树上的小蚕出得晚,
吴地的田水温暖,牛耕得肥壮。
地方官吏争相迎接县里的官员,
来到家门,首先换上彩衣。
拜见亲人之后再处理公事,
簿书又怎能长久地拘束我呢?

注释:

  • 姑苏:今苏州,古代名城。
  • 乌哺:指乌鸦啼叫,象征清晨或日出的时刻。
  • 长洲:指长洲,可能是指苏州的一个地方。
  • 鲁桑:桑树的一种,鲁桑树的叶子是蚕的食物。
  • 里胥:地方官吏,负责民间事务的官员。
  • 县寮:县里的官员。
  • 彩衣:指节日或喜庆场合穿的华丽衣服。
  • 簿书:指公文、文书。

典故解析:

“姑苏”是古代名城,代表了繁华的江南水乡;“长洲”可能指的是长洲岛,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中提到的“鲁桑”和“吴田”则反映了当时农业的繁荣与自然的富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润,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邵裔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乡村生活的热爱。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农耕的富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村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开头的“姑苏城头乌哺时”,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生命的开始,乌鸦的啼叫声为诗篇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灵气。接着“长洲草绿春袍归”,通过颜色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以新生的希望。

在描写农业的富饶时,诗人提到了“鲁桑叶小蚕出迟”和“吴田水暖牛耕肥”,通过细致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细节,体现了自然与人类劳动的和谐关系。后半部分则转向人际交往,展示了地方官吏对待上级的热情与礼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

整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自然景象,更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姑苏城头乌哺时”:描绘了春天清晨的宁静,乌鸦的鸣叫声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 “长洲草绿春袍归”:借春天的绿意,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鲁桑叶小蚕出迟”:通过观察桑树与蚕的生长,体现了自然规律和农耕的节奏。
    • “吴田水暖牛耕肥”:描绘了春天温暖的天气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
    • “里胥争迎县寮喜”:描绘了地方官吏对县官的热情迎接,反映了当时的官场礼仪。
    • “入门先自易彩衣”:强调了对客人的重视与礼仪。
    • “拜亲然後及王事”:表达了人际关系中家庭与公事的层次。
    • “簿书岂得长相鞿”:诗人对公事的轻松态度,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鲁桑叶小蚕出迟,吴田水暖牛耕肥”对仗工整,增加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生动形象。
    • 比喻:将春天与新生希望相联系,增加了诗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到来与农村生活展开,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福,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乌鸦:象征新的一天与清晨的气息。
  • 草绿:生命与生机的象征,春天的到来。
  • 桑叶与蚕:农业与自然的结合,反映出乡村的繁荣。
  • 牛耕:象征着劳动的富饶与成果。
  • 彩衣:节庆与喜庆的象征,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礼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姑苏”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苏州
    • C. 南京
  2. “鲁桑叶小蚕出迟”中的“鲁桑”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鸟
  3. 诗中描述的春天有哪些特征?

    • A. 乌鸦啼叫
    • B. 草色葱绿
    • C. 农田水暖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送邵裔长洲主簿》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梅尧臣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空灵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梅尧臣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 武三思挽歌 马武骑挽歌二首 十一月奉教作 十月奉教作 九月奉教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教阅 爿字旁的字 虾目 奇珍异宝 二满三平 胸针 黄字旁的字 移东补西 亅字旁的字 发飙 示字旁的字 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商山四皓 心惊胆慑 起派 見字旁的字 包含顺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